第73章 明法令(2/5)
此事闹起来,越是捕风捉影,越叫燕珩怀疑。
朝中文臣与士大夫,向来瞧不上那等粗鄙胚子,如今,太平日子过惯了,更不将魏屯放在心里。
“连秦公子都能扫平五州,偏他拖延日久,岂不知,是不是有意贻误战机?”
还有人大胆叫嚣,读罢书信,喊得义愤填膺:“如今山河俯首,立鼎中原,何人敢犯我燕国?杀之杀得,剐之剐得!”
那意思分明,魏屯这等罪臣,何故杀不得?
魏屯磨蹭几日,御马回宫,面见燕珩时,瞧见的便是这副局面。
当朝之讨伐言论四起,谓之四面楚歌,无人相应,唯一得到消息的符定,也被燕珩一旨诏令禁足在家,故而帮不上忙。
燕珩此举无异于警告,嫌他两人走得太近,加上往日里,他们战事相顾颇多,未免不勾连!
魏屯心中有数,不卑不亢跪在殿中,厚阔的身体矗立如山,他抬起头来,用目光质问燕珩,最终也只得说出来一句话:“王上杀我之前,可容我问一句话。
”
燕珩神色冰冷,薄唇轻吐出一个字来:“说。
”
魏屯问道:“王上可还要我奔逐四海,强攻八国?若是不需,尽可杀我。
”
燕珩将信摔在人脸上,反问:“魏屯,难道你就不想解释一下,这封信是怎么回事吗?……寡人念你追随先王日久,劳苦功高,给你一个机会,若你不能给寡人一个合理的解释,就休怪寡人不顾往日情面,诛杀功臣。
”
魏屯也是个犟种。
那信落在眼前,他连捡都不捡起来,而是自觉忠勇,说道:“臣没有什么好解释的。
臣随先王而去,若九泉之下,先王问臣,子顾何来、九州可平?臣便只有一句:新王怯战,九州未平。
”
子顾是魏屯的字。
纵他死了也要跟燕正告状。
那情形将他自个儿说得眼眶都热。
他追随燕正,四处征战,九死其犹未悔。
他心中难道没有怨?——那话里的不满,简直是骂人!
燕珩冷哼一声:“魏屯,你怕了。
”
“是,臣怕。
”魏屯答道:“臣怕英雄迟暮,再握不动刀、骑不动马。
臣怕九州不平,臣无颜面对那些死去的弟兄,更无颜面对先王。
”
话里话外的嘲讽,无异于骂燕珩窝囊。
更骂的是,他不知要等到什么时候去!难道要等着自个儿九十岁了,卧榻之上,才能接到一旨出兵征战的诏书吗?
燕珩听了,并未如想象中的暴怒,反而淡然置之,冷笑道:“你这样忠心,寡人倒不好怪罪你。
难道再起战事,赶尽杀绝,任妇孺流亡、老幼无依,杀戮成性,定要靠刀剑争出来个你死我活,才能令将军满意吗?”
魏屯梗着脖,犟道:“若是一战可平天下,往后再没战事与分裂,依臣之见,甚是合宜。
”
燕珩背过身去,缓慢朝一侧踱步,口吻也不耐烦:“时机未到。
”
“时机?哈。
”魏屯质问道:“难道王上要沐浴更衣、焚香斋戒,才能选个好时辰吗?若要那时,恐怕别人都打上门来了!”
他的担心实不假,可燕珩的远虑也不虚。
那仗要是打起来,必不能停,无论是三年,还是五载,不论是民生,抑或者军费,样样都得跟上——
燕珩并未回答,而是问:“只因寡人不战,将军便要联合五州,通敌叛国?”
魏屯没听个明白,便承认道:“定是那小儿又与您说了什么,事到如今,臣没有必要隐瞒,那小儿所说正是真话!军饷就搁在臣的将军府上,待攒够了,纵王上不下令,臣也要拼死出战——必要足先王遗愿!”
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