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卷 王有道疑心弃妻子(2/5)
。
孟月华见天色黑下来了,那雨一阵阵越大得紧,至于风雷闪电,霹雳交加,十分怕人,懊恼之极。
早知依了母亲,明日回来也罢。
如今家下又没人知,怎生是好?又恐雨再不住,闭了城门,如之奈何?又想到这个避雨的人,倘怀着不良之心,一下里用起强来,喊叫也没人知道,怎脱得身?又想道他是柳下惠转身就好保全我了。
心中只是生疑。
又想着拾黄金于道途,逢佳人于幽室,焉有不起心的道理?此时心里就像是打鼓的一般。
等那雨住,越发大了,十二分着急,只得耐心坐着。
那柳生春把自己道袍脱下在石板上浪着,便问:“府上住在那里?”月华见他问及,心下道:“此人举意了。
”假说道:“住在城里,远得紧哩。
”生春道:“城门再停一会将闭了,怎生是好?”月华道:“便是。
”
那雨渐渐的小了,一时云开见月。
生春把窗子开了,雪亮起来。
就听得河口有人走过,口中道:“又是走得快,略迟一步,也被关在城里了。
”月华与生春俱听得的,道:“怎么好?”月华道:“再早晴一刻也好进城,如今没奈何,只得捱到开门方好进去。
”柳生春往亭子外一看,地下虽湿,也好走得。
他竟走至河口小解。
又想这妇人必然也要解手,我且走到前边桥上略坐一坐,待他好看方便。
月华见他走了出去,果然十分要解,东张西望走出亭子,于避静处小遗了。
又进内靠着南窗愁怨,想道:“这人不见到来,想是去了。
见衣服在地,想他必然要来。
若得他至诚到底方好。
”只见那人踱将进来,道:
“娘子好了,地下已花干,到开城之时竟好走了。
方才桥边豆腐店内起来磨豆,我叩门进去,与他十文钱,浼他家烧了两碗茶。
我已偏用了,小娘子可用了这一杯。
”月华谢之不已。
生春放在阶沿上,月华取来吃了,把碗仍放在地下。
生春取了拿去还他。
月华自言自语:“好一个至诚人,又这般用情。
”
好生感念。
去了一会,叫道:“小娘子,城门开了,陪你进城去罢。
”月华应了一声。
生春取了衣服,穿着好了。
“请小娘子先行,小生在后奉陪。
”竟像《拜月亭》旷野奇逢光景。
二人进了城门,月华道:“先生高居何地?”答曰:“登云桥边。
娘子尊居在于何所?”答曰:“一亩田头。
”生春道:“既然,待小生奉陪到门首便了。
”月华道:“恐不是路,不敢劳。
”柳生道:“不妨,娘子夜间单身行走,恝然而去,也不放心。
”二人过了仓桥,不觉已到了门首,月华道:“这边是也。
”连忙叩门,似有人答应一般。
生春道:“小娘子,告别了。
”月华道:“先生且住,待开了门,请到舍下奉茶。
”生春道:“不劳了。
”一竟走了去。
只见里边答应的是王有道的妹子,年纪一十八岁,唤名淑英,尚未有亲人的。
那时节家人、小使俱睡熟的,他自出来听看是何人叩门。
只见月华又叩两下,淑英又问:“是谁?”
月华道:“姑娘,是我。
”淑英问:“是嫂嫂么?”月华道:“正是。
”淑英起栓开了,道:“嫂嫂,为何夤夜至此?”月华进门,在灯下与姑娘施礼,道:“一言难尽。
”又问:“哥哥可在家么?”
答曰:“他在馆中。
”月华拴了门,拿了灯,进内坐下,道:
“小使们为何不起来,倒劳动姑娘?”淑英说:“想都睡熟的。
奴听见叩门,起来相问。
若是别人,自然要他去开。
见是嫂嫂,故此不叫他们了。
嫂嫂果是为何这般时候独自回来?”必有缘故。
月华说:“有一个人同我来的。
我一夜不睡,身子倦极,待我去睡一睡,明日起来与你细说。
”二人各自回房。
月华展开床帐,一骨碌扒上床去,放倒就睡去了。
他一灵儿又梦在亭子中,见本坊土地与手下从人说:“柳生见色不迷,莫大阴骘,快申文书到城隍司去。
”醒来却是一梦。
想曰:“分明说是柳生,不知那人姓柳也不姓柳?也不知是我这一桩事,还是别家的事?”天明走了起来,姑娘进房叫:“嫂嫂起身了。
昨夜回来毕竟为何?”月华道:“姑娘,说来好笑。
那日天气闷热,我恐哥哥在家要换衣服,一时便要回家。
小使叫轿许久不来,我心焦不过,随唤船来,满想到城门边上岸走回家罢。
船到门头,天色尚早。
走进城来,恐遇亲邻不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