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卷 转运汉遇巧洞庭红(2/5)
哄得人过,将假当真的买了,他自家也兀自做得来的;下等的无金无字画,将就卖几十钱,也有对合利钱,是看得见的。
拣个日子装了箱儿,到了北京。
岂知北京那年自交夏来,日日淋雨不睛,并无一毫暑气,发市甚迟。
交秋早凉,虽不见及时,幸喜天色却睛,有妆晃子弟要买把苏州的扇子袖中笼着摇摆。
来买时,开箱一看,只叫得苦。
原来北京历沴,却在七八月。
更加日前雨湿之气,斗着扇上胶墨之性,弄做了个“合而言之”,揭不开了。
东粘一层,西缺一片,但是有字有画,值价钱者,一毫无用。
止剩下等没字白扇,是不坏的,能值几何?将就卖了,做盘费回家,本钱一空,频年做事,大概如此。
不但自己折本,但是搭他作伴,连伙计也弄坏了,故此人起他一个混名叫做“倒运汉”。
不数年,把个家事干圆洁净了,连妻子也不曾娶得。
终日间靠着些东涂西抹,东挨西撞,也济不得甚事。
但只是嘴头子谄得来,会说会笑,朋友家喜欢他有趣,游耍去处,少他不得,也只好趁口,不是做家的。
况且他是大模大样过来的,帮闲行里,又不十分入得队。
有怜他的,要荐他坐馆教学,又有诚实人家嫌他是个杂板令,高不凑,低不就,打从帮闲的处馆的两项人见了他,也就做鬼脸,把“倒运”两字笑他,不在话下。
一日,有几个走海泛货的,邻近做头的,无非是张大、李二、赵甲、钱乙一班人,共四十余人,合了伙将行。
他晓得了,自家思忖道:“一身落魄,生计皆无。
便附了他们航海,看看海外风光,也不枉人生一世。
况且他们定是不却我的,省得在家忧柴忧米,也是快活。
”正计较间,恰好张大踱将来,原来这个张大名唤张乘运,专一做海外生意,眼里认得奇珍异宝,又且秉性爽慨,肯扶持好人,所以乡里起他一个混名叫张识货。
文若虚见了,便把此意一一与他说了。
张大道:
“好,好。
我们在海船里头,不耐烦寂寞,若得兄去在船中说说笑笑,有甚难过的日子?我们众兄弟料想多是喜欢的。
只是一件,我们多有货物将去,兄并无所有,觉得空了一番往返,也可惜了。
待我们大家计较,多少凑些出来,助你将就置些东西去也好。
”文若虚便道:“多谢厚请,只怕没人如兄肯周全小弟。
”张大道:“且说说看。
”一竟自去了。
恰遇一个瞽目先生敲着报君知走将来,文若虚伸手顺袋里摸了一个钱,扯他一卦,问问财气看。
先生道:“此卦非凡,有百十分财气,不是小可。
”文若虚自想道:“我只要搭去海外耍耍,混过日子罢了,那里是我做得着的生意?要甚么赍助?就赍助得来,能有多少?便直恁地财爻动?这先生也是混帐。
”只见张大气忿忿走来,说道:“说着钱便无缘,这些人好笑,说道:‘你去’,无不喜欢;说到‘助银’,没一个则声。
今我同两个好的弟兄,軿凑得一两银子在此,也办不成甚货,凭你买些果子船里吃罢。
口食之类,是在我们身上。
”
若虚称谢不尽,接了银子。
张大先行道:“快些收拾,就要开船了。
”若虚道:“我没甚收拾,随后就来。
”手中拿了银子,看了又笑,笑了又看,道:“置得甚货么?”信步走去,只见满街上箧篮内盛着卖的:
红如喷火,巨若悬星。
皮未皲,尚有余酸;霜未降,不可多得。
元殊苏井诸家树;亦非李氏千头奴。
较“广”似曰“难兄”,比“福”亦云“具体”。
乃是太湖中有一洞庭山,地软土肥,与闽广无异,所以广桔福桔,播名天下,洞庭有一样桔树绝与他相似,颜色正同,香气亦同。
止是初出时,味略少酸,后来熟了,却也甜美,比福桔之价十分之一,名曰“洞庭红”。
若虚看见了,便思想道:“我一两银子买得百斤有余,在船可以解渴,又可分送一二,答众人助我之意。
”买成装上竹篓,雇一闲的,并行李挑了下船。
众人都拍手笑道:“文先生宝货来也!”文若虚羞惭无地,只得吞声上船,再也不敢提起买桔的事。
开得船来,渐渐出了海口,只见:
银涛卷雪,雪浪翻银。
湍转则日月似惊,浪动则星河如覆。
三五日间,随风漂去,也不觉过了多少路程。
忽至一个地方,舟中望去,人烟凑聚,城郭巍峨,晓得是到了甚么国都了。
舟人把船撑入藏风避浪的小港内,钉了桩橛,下了铁锚,缆好了。
船中人多上岸打一看,原来是来过的所在,名曰吉零国。
原来这边中国货物拿到那边,一倍就有三倍价,换了那边货物,带到中国也是如此。
一往一回,却不便有八九倍利息,所以人都拚死走这条路。
众人多是做过交易的,各有熟识经纪歇家通事人等,各自上岸,找寻发货去了。
只留文若虚在船中看船,路径不熟,也无走处。
正闷坐间,猛可想起道:“我那一篓红桔,自从到船中,不曾开看,莫不人气蒸烂了?趁着众人不在,看看则个。
”叫那水手在舱板底下翻将起来,打开了篓看时,面上多是好好的。
放心不下,索性搬将出来,都摆在艎板上面,也是合该发迹,时来福凑。
摆得满船红焰焰的,远远望来,就是万点火光,一天星斗。
岸上走的人,都拢将来问道:“是甚么好东西呀?”文若虚只不答应,看见中间有个把一点头的,拣了出来,掐破就吃。
岸上看的,一发多了。
惊笑道:“原来是吃得的。
”就中有个好事的,便来问价:“多少一个?”文若虚不省得他们说话,船上人却晓得,就扯个谎哄他,竖起一个指头,说:“要一钱一颗。
”那问的人揭开长衣,露出那兜罗锦红裹肚来,一手摸出银钱一个来,道:“买一个尝尝。
”文若虚接了银钱,手中攧攧看,约有两把重。
心下想道:“不知这些银子,要买多少?
也不见秤秤,且先把一个与他看样。
”拣个大些的,红得可爱的,递一个上去。
只见那个人接上手,攧了一攧道:“好东西呀!”扑地就劈开来,香气扑鼻,连旁边闻着的许多人,大家喝一声采。
那买的不知好歹,看见船上吃法,也学他去了皮,却不分瓤,一块塞在口里,甘水满咽喉,连核都不吐,吞下去了,哈哈大笑道:“妙哉!妙哉!”又伸手到裹肚里,摸出十个银钱来,说:“我要买十个进奉去。
”文若虚喜出望外,拣十个与他去了。
那看的人见那人如此买去了,也有买一个的,也有买两个、三个的,都是一般银钱。
买了的,都千欢万喜去了。
原来彼国以银为钱,上有文采,有等龙凤文的,最贵重;
其次人物;又次禽兽;又次树木;最下通用的,是水草。
却都是银铸的,分两不异。
适才买桔的,都是一样水草纹的,他道是把下等钱买了好东西去了,所以欢喜,也只是要小便宜心肠,与中国人一样。
须臾之间,三停里卖了二停,有的不带钱在身边的,老大懊悔,急忙取了钱转来,文若虚已此剩不多了,拿一个班道:“而今要留着自家用,不卖了。
”其人情愿再增一个钱,四个钱买了二颗。
口中晓晓说:“悔气!来得迟了。
”旁边人见他增了价,就埋怨道:“我每还要买个,如何把价钱增长了他的?”买的人道:“你不听得他方才说,兀自不卖了。
”正在议论间,只见首先买十个的那一个人,骑了一匹青骢马,飞也似奔到船边,下了马,分开人丛对船上大喝道:“不要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