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节(4/4)
“皇上,臣以为,这元帅的人选还要再仔细斟酌一二。
孙将军虽然战功赫赫,资历非凡,可有一点却不容忽视,臣早听说,孙将军与摄政王私交甚好,理应避嫌。
”
孙将军也不喜张太师,当即质问道:“张太师这是何意,莫不是我与摄政王相交,就当不得这元帅了?听闻张太师日前也有意与摄政王修好,怎么今日反倒叫我避了嫌?”
张太师道:“皇上,西北军守城不力,此乃事实,不容有疑。
摄政王乃西北藩王,与西北休戚与共,如今出了这样的事,实在叫人不得不多想。
”
赵铭侧了头:“哦?那照张太师的意思,应当如何做?”
“摄政王是否清白,还需查明再言。
若无事,臣定当亲自给摄政王赔礼道歉。
若有事,则另当别论。
再者,此次出征一事非同小可,孙将军又与摄政王有些瓜葛,还请皇上在斟酌斟酌。
若皇上旨意任他为帅,臣自请领监军一职。
”
赵煊听着挺想笑。
“皇叔可有什么话要说。
”
赵煊冷笑道:“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
与张太师站在一列的一官员反驳道:“此言差矣。
我等都知晓,那西北兵将之多,足有二十万,却抵不住胡人兵马,由着胡人东进,此事本就蹊跷。
当初王爷前去西北,正是处理胡人欲战一事,后来却在战事将起时转而回了京城,将西北二十万兵将和西北百姓撂在一边,如今西北军守城不力,王爷也难辞其咎。
臣等不才,还请皇上明察。
”
末了,赵铭重又看向赵煊。
他当然知道当日赵煊为何会在赶回京城,毕竟是他下的命令,不回也不行。
赵煊走后,张家一家独大,叫赵铭看着也隐隐生畏,是以才叫赵煊重新回来。
至于西北军不敌胡人,多半也是因为朝廷增援迟迟未到。
只是这些话,却不能和外人说道。
“当务之急是关中战事,摄政王失职确不容辩,至于是否清白,容后再查。
”
如此轻飘飘的一句话,别的没有分辨,却已经给了赵煊一个失职之罪。
赵煊只吐了一口浊气,说不上意外,毕竟,一切都还在掌握之中。
“皇上!”张太师还欲劝说。
“够了!”赵铭重重地拍了拍桌子,警告地盯着张太师,直到张太师一派再无话可言,方才收手,道:“朕已有了决定,此次出征,便叫摄政王戴罪立功……”
早朝的事一出,唬得朝中上下人心惶惶。
这样的大事,必定是瞒不住的。
果不其然,不出多时,京中多半人已经知道了战事。
不同于前些日子听到西北战事的无所畏惧,这回,下头的百姓也生了惶恐。
好在朝廷已经出兵了,想来不日便能将胡人彻底赶出去!
阿黎也是听了红豆的话,才知道了这事儿。
红豆自来了这以后,便暂时推了玉颜阁掌柜一职,好在那边也不缺人,真缺了,还有一位正经的罗管事顶着。
红豆只上午去帮个忙,算个账,便还是回来打理宅子。
阿黎听到这消息,心中忽得一紧,不知为何,竟平白生了一些不安。
她只安慰自己,觉得自己多半是在担心西北那边的熟人。
元树、秋娘还有玉瑾她们,可都在西北。
如今西北以破,也不知他们可都还好?
除此以外,阿黎还真想不出自己能有什么不安的。
“哎!”红豆莫名地叹息了一声,将阿黎的思绪重又给拉了回来,又道,“我还道你出来以后便灵活了呢,一会儿没注意,又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