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挑 战(5/5)
写的信,可他当然知道不是!可若不是朱高炽,敢称呼朱高煦为弟弟的,还有哪个?
汉王目光一扫,就停在落款之上,那信上的落款竟是“兄允炆敬上”。
汉王饶是沉冷,见到那落款,嘴角也是不由得抽搐,眼中陡然现出骇人的光芒。
兄允炆敬上。
哪个允炆?除了朱允炆,还有哪个?朱允炆终究还是回来了!
朱允炆其实早回来了。
他当年仓皇从南京逃走,经过十数年精心的谋划,一心要回来取回本属于自己的东西。
朱棣控制中原,朱允炆无处藏身,就从海路下手,先控制了捧火会和东瀛忍者,再从定海下手,杀了以前效忠、后来背叛他的臣子,然后夺取日月歌,宣告他的复出。
之后再利用巧计,挑拨太子和汉王的关系,随后抢夺金龙诀进行改命。
到如今,朱允炆终于不甘居于幕后,开始向朱棣宣战。
信上写道:
高煦吾弟:
素闻窃勾者诛,窃国者侯。
弟父窃国之人,实为乱臣贼子,天道应击之。
煦弟若知大义,当迎兄重登帝位,若忤逆不悟,当请明日羊山一战,一洗恩怨!
兄允炆敬上
朱允炆要击败朱棣,夺回天下,就要先击败汉王,从海域登陆,控制沿海,进取中原。
内容简单,只因所有恩怨,众人早心知肚明,罄竹难书。
这是一封宣战书,亦是一封挑战书。
朱允炆要和朱棣开始作战。
他第一个对手,就是曾经的兄弟、如今的仇敌朱高煦!
汉王终于看完来信,一掌将那封信拍在桌案上,笑容中满是肃杀道:“好!”
赵王神色不安,见状忙问:“二哥,好在哪里?”他看起来久在深宫,根本不太明白人情世故,竟连汉王语气中的愤怒都听不出来。
汉王嘿然冷笑道:“朱允炆一直躲在暗处,我正愁找不到他的踪影。
他肯出头和我一战,当然是最好不过。
”
赵王急道:“可是……他这么多年不见,这一来就向二哥挑战,显然是蓄谋已久……”
汉王轻淡道:“他蓄谋已久,难道我就怕了他?”陡然喝道:“谷雨何在?”
谷雨立即闪身而出道:“属下在。
”
汉王沉声道:“立即吩咐下去,天策卫全卫今日申时造饭,酉时出发,务必明日清晨到达羊山群岛,与倭寇一战。
务求一鼓作气,击杀敌手。
”
谷雨立即道:“遵令。
”他快步出了船舱。
片刻后,舱外号角声声,肃然肃杀中带着一种刚猛激烈之气。
军令如山,汉王令下,更是有说不出的决绝,他也的确配有这种自信。
大明水军天下无敌,天策卫曾为天子亲兵,更是精明能干。
无论倭寇还是捧火会,任凭再大的声势,又如何能和全力一战的大明水军抗衡?
赵王却有不安,不待多说什么,朱高煦已道:“你在定海不必出兵,静等我凯旋的消息即可。
回去吧。
”
汉王说得平淡,赵王却不敢违逆,只好讪讪告退。
赵王虽得天子之命前来领军,可这里显然还是要由汉王掌控军权。
等赵王退出,汉王目光一闪,望向纪纲二人,缓缓道:“纪指挥使,你看本王的调度,可有问题?”
纪纲神色有分异样,半晌才道:“汉王殿下,真的是朱允炆向殿下宣战吗?”
汉王冷笑道:“除了他,还有谁有这么大的胆子?我真是很想看看,这些年来,他究竟有什么力量,敢向父皇和我挑战。
当年,我和父皇只是将他赶出南京,这次他勾结外贼,企图颠覆大明,我再也饶他不得。
”
纪纲垂头不语,可目光闪烁,其中似乎竟有分骇异惊怖之意。
只是汉王高高在上,倒没有留意到他的神色。
可秋长风却看到了,他见到纪纲如斯表情,心中突然也有分惊异。
朱允炆回转,若真的登基,只怕在这里的人,无一例外都要死。
纪纲身为拥护朱棣之人,在靖难之役也有不小的功劳,有些畏惧朱允炆的复辟也不足为奇。
但这不过是常人的想法,秋长风却不这么想,他总是感觉纪纲的惊怖中,带着让人更加悚然的含义。
汉王却已望向了秋长风,缓声道:“秋长风,你如何看待本王的调度?”
秋长风回过神来,叹气道:“汉王行事,卑职无权评说。
”
汉王目光一闪,淡淡道:“你但说无妨,本王赦你所言无罪。
”他似乎颇为满意自己的调度,也想在旁人面前炫耀下。
孟贤见了,心中却有些奇怪,只感觉汉王本不是这样喜欢炫耀的人。
可他当然不会多嘴,这地方,本来就没有他说话的地方。
秋长风神色平静,不卑不亢地望着汉王道:“卑职觉得汉王调度,一无是处!”
此言一出,船舱内又静了下来——死一般的沉寂。
霜降身为汉王手下二十四节、贴身护卫,一直站在汉王的身后,神色漠然,闻言眼中也带了分诧异。
他在汉王身边许久,从未听到有人敢对汉王如此评价。
汉王脸色陡沉,一字字道:“你有胆,不妨再说一次。
”他口气还很平静,但其中的肃杀之意,就算纪纲听了都是暗自惊心。
秋长风长叹一口气道:“卑职没胆。
”顿了片刻后才道:“可卑职还是觉得,汉王方才的调度,一塌糊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