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节(1/3)
杨文修感慨说:“她父母不在家,从小也没人照顾,怪可怜的。
我就怕她学不好。
”
唐老师说:“怎么会呢?有的小孩子,不需要父母教。
孩子成不成才,在于她自己,跟父母关系不大。
如果一个小孩的成绩和成就,全是父母一手栽培出来的,这孩子八成会有缺点。
”
他笑了笑:“杨老师,不是我难听的话。
父母的教育在于言传身教。
其实农村这种地方,太多的父母,给不了孩子好的影响。
你在这里生活,想必也能了解。
早日脱离父母不见得是坏事。
我几年前见过她父母,跟他们聊过,她父亲不太负责任,她母亲性格粗暴,而且都没有文化,不懂教育,思想观念都非常落后。
我觉得你来照顾她,比她父母要好得多。
”
杨文修叹气。
“话是这么说,只是孩子可怜。
小孩子都想跟父母在一起。
”
唐老师说:“总会过去的。
”
“家家情况不同,我倒不是说爷爷奶奶带就好。
这班上的小孩大多都是爷爷奶奶带,大多数爷爷奶奶都思想封建,做事粗暴,对孩子影响很不好。
”
他说了一句在杨鑫听来很奇怪,几乎有点听不太懂的话:“但是爷爷奶奶的影响,比父母的影响,要容易摆脱的多。
但许多人一辈子都摆脱不了父母的影响。
”
第49章童年
“唐老师,你觉得,孩子从小没有父母带会不会对孩子不好?”杨文修问了一句。
“那是自然的。
”
唐老师说:“如果父母从小不在孩子身边,或者父母不负责任。
孩子往往会变得,要么极度叛逆,缺乏管束,要么会极度敏感自卑,因为受了委屈没有父母帮助,也得不到倾诉。
”
杨文修说:“那你看我家这孩子怎么样?”
唐老师看了杨鑫一眼,说:“她有点自卑。
”
他的那句评价,刻进了杨鑫的心里。
她的确如他所说的那样敏感。
她成绩优秀,老师宠爱,亲戚夸赞,同学羡慕。
她以为这样优秀,没有人会说她自卑,没想到唐老师轻易看穿了她。
她沉浸在自己的情绪里,接下来爷爷说了什么,就全听不见了。
直到爷爷说:“咱们走了,跟老师说再见。
”她才醒过来,低头避着他的目光小声说:“唐老师再见。
”
“再见。
”
唐老师微笑说。
杨文修拉着她的手,去搬东西回家了。
逢集时,杨鑫跟爷爷去镇上,果然见乡镇府门口贴了一张红榜,榜上第一个名字就是她的。
杨文修顿时非常有面子。
熟人们听说杨鑫考了全乡的第一名,都回家关起门打孩子了。
村小学地方小,师资也不够,只能容纳下四个年级。
五六年级就必须要到乡镇中心小学读了。
乡镇离家有十几公里山路,封闭管理,必须要住校。
两周合并一周,每隔十一天放一次假。
差不多连续半个月都要在学校里吃住。
杨鑫去镇上读书了。
中心小学不用自带课桌,杨文修给她准备了行李,一口带锁的小木箱,用来放米、饭盒和咸菜瓶。
集体宿舍,非常之大,上下铺,密集地摆着几十张钢丝床,每一列床之间留着不足一米宽的过道,供孩子们出入。
整个宿舍散发着一股发霉的垃圾味、酸臭的咸菜味,还有常年不洗脚的脚臭。
一进门,几乎要把人熏的窒息了。
每行进一步,都能看到垃圾,地上散落的零食袋、泡菜汁,还有馊了的饭粒子。
大大小小的孩子们,就在这垃圾堆之间攀上爬下,来回穿梭,恶臭吵闹的像个猪圈。
杨鑫几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