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8章(2/5)
见皇后娘娘这般心烦,是出了何事?”
皇后无奈,“不是什么要紧事,徐答应到寿康宫来的路上,经过御花园湖亭,不慎滑了一跤,跌到水里,幸而伺候的宫女得力,会些水性,才得以把人救出。
”
闻言,在场的嫔妃都掩了掩唇角,忍不住失笑,唯有贤妃察觉,徐答应到寿康宫,为何要经过御花园。
从寿康宫中出来,贤妃立即命人去打听,果不其然,得知今儿圣驾也去了御花园。
不怪徐答应心急,宓妃能侍寝后,皇上就再没去过别的宫里。
眼下这形势,她反倒举棋不定,该把赌注押到哪位皇子身上。
此时,寿康宫中,六宫嫔妃散去,皇后仍未离开。
她摘下护甲,代替了赵月儿去揉按太后的额角解乏,“侄女数年不见姑母,只能从书信寥寥几字间得知姑母的音讯,侄女实在惭愧。
”
太后如何看不出自己这个侄女的心思,当年她为皇帝从萧家挑选正妃,萧家三房,她不止有这一个侄女,太后原本看中的是长房的三姑娘,知礼守节,进退有度,谈吐间可见心胸不属于男子,做正妃就是要有容人之量。
将要定下时,太后却得知那三姑娘意外落水,被安远候府的庶子所救,众目睽睽之下被看了身子,这世道于女子的名节甚为苛责,太后可惜三姑娘,不得已再三挑选下,挑中了这个侄女。
直到她宣昭萧家长嫂入宫那日,才意外得知,那三姑娘落水,全是败这个侄女所赐。
事已定下,再无更改。
入王府后,她见办事还算稳妥,便也慢慢接受,直到这么多年过来,这个侄女按捺不住,想要养下一个皇子。
太后没有看她,“既是惭愧,待哀家回永州,皇后不如与哀家一同过去。
”
皇后面容僵住,她看一眼太后,却看不出太后这是与她玩笑,还是真的将她带去永州。
她微微失神,斟酌道:“姑母,臣妾是六宫之主,离开皇城,怕有不妥。
”
太后淡淡笑了声,微阖眸子,“凡事看得太重,犹如束缚己身,挣脱不得。
”
她这个侄女,凡事看得太重,终将走上一条死路。
皇后心下一紧,望向太后的面容苦笑地牵了牵唇线,稍许她起身,跪到太后面前,“侄女谨记姑母教诲。
”
太后喜静,也有些乏了,没再留她,皇后离开,殿内有一瞬间的安静。
赵月儿推开门,手中捧着炖煮的羹汤,放到凭几上,“太后还没用早膳,月儿去膳房亲自做了梨子汤,太后尝尝。
”
她盛出糖水,放了半块口齿生津的梨子。
太后招呼她坐下,“好孩子,过来陪哀家说说话。
”
赵月儿便坐下身。
“方才你进殿时,可遇到了皇后?”
赵月儿不解太后为何问她这事,点了下头,“皇后娘娘问月儿在这宫里可还习惯,缺什么尽管与皇后娘娘说。
”
她手中的汤勺搅了搅,待梨汤温热,才递到太后嘴边。
太后饮下梨汤,摇头笑了笑,“那哀家再问你,六宫嫔妃问安,你以为宓妃的性子如何?”
赵月儿眉眼挑了下,想起宓妃送给自己的那个玫瑰熏香,很是好闻,她便为宓妃说了句好话,“宓妃娘娘人美心善,柔和温情,又有些女儿家恰到好处的娇气,月儿情不自禁的喜欢。
”
太后讶然,神色若有所思。
……
寿康宫并无多少伺候的宫人,皇后出殿,正遇上了送汤的赵月儿,她多关照了几句,并未将一个没什么心机的赵月儿放在眼中。
待出宫门,皇后扶着文竹的手乘上仪仗,眸色一瞬就冷了下来。
姑母回宫这么久,从未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