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冷面王爷试探(1/2)
第三日清晨,一阵急促的敲门声将李辰浩从睡梦中惊醒。
他猛地坐起,手指下意识摸向枕下的匕首——这是自发现被人跟踪后养成的习惯。
"李公子在吗?"门外是个陌生的声音,"雍亲王府来人,请公子速速更衣!"
李辰浩心头一跳,赤脚下床,透过门缝看到一名身着褐色号衣的王府小厮正立在门外,身后还跟着两名戈什哈。
他深吸一口气,平复狂跳的心脏,这才开门应道:"请稍候,容在下整理衣冠。
"
小厮恭敬地递上一个包袱:"邬先生吩咐,给公子带了套干净衣裳。
"
李辰浩接过一看,是件靛青色湖绸长衫,质地比他身上这件好上数倍。
他迅速洗漱更衣,手指因紧张而微微发抖。
铜镜中,那个身着华服的年轻人已与三日前典当打火机的市井小民判若两人。
王府的马车就停在巷口,黑漆车厢上烫着雍亲王府的徽记,引得左邻右舍纷纷探头张望。
李辰浩在小厮搀扶下登车,帘子放下的瞬间,他瞥见对面茶楼二层窗口,一个戴斗笠的身影正注视着这一切。
马车穿过清晨的京城,车轮碾过青石板的声响在李辰浩听来如同擂鼓。
他反复回忆《火耗归公疏》的每一个细节,设想着胤禛可能提出的问题。
提前整理的那本笔记就缝在贴身衣物里,此刻仿佛有了温度,烫着他的胸口。
雍亲王府比三日前所见更加森严。
朱红正门大开,两侧侍卫雁翅排开,刀枪如林。
李辰浩被引着从侧门入府,穿过重重院落。
每一道门都有侍卫把守,每一处转角都有戈什哈巡逻。
这种肃杀之气让李辰浩后背沁出冷汗,连呼吸都不自觉地放轻了。
"王爷在书房等您。
"小厮在一处僻静小院前停下,示意李辰浩自己进去。
院中古柏参天,青砖墁地,半点杂草也无。
书房门前站着两名侍卫,见他到来,无声地推开了雕花木门。
屋内光线昏暗,唯有一盏宫灯照亮书案。
案后端坐一人,正低头批阅文书,听到动静也未抬头。
他知道这就是那位以冷面着称的四阿哥胤禛,连忙跪下行大礼:"草民李辰浩,叩见王爷。
"
沉默如同实质般压在肩头。
他额头触地,能听见自己太阳穴突突的跳动声。
不知过了多久,才听见一个冷峻的声音:"起来吧。
"
他抬头,这才看清这位传说中的"冷面王爷"。
胤禛约莫三十五六岁年纪,面容瘦削,眉如刀削,一双眼睛黑得深不见底。
他身着石青色常服,腰间只系了条素白腰带,浑身上下无半点装饰,却自有一种不怒自威的气势。
"你的《火耗归公疏》,本王看了。
"胤禛开门见山,声音不带任何情绪,"你说火耗定每两加征五分,依据何在?"
他早有准备:"回王爷话,据草民查考,各地火耗实际多在每两一钱至三钱之间。
定五分,既可使州县不得滥征,又不至使其无利可图而阳奉阴违。
"
"哦?"胤禛挑眉,"你怎知实际征收数目?"
"家父曾任钱谷师爷,留有笔记。
"李辰浩谨慎回答,"草民也曾暗访过几位赋闲的库书,得知内情。
"
胤禛眼中闪过一丝讶异,随即恢复冷峻:"州县官员若抵制新政,该当如何?"
"可分三步。
"李辰浩伸出三根手指,"其一,明发上谕,言明火耗归公乃圣意;其二,择一二贪酷最甚者严惩,以儆效尤;其三..."他稍作停顿,"从归公银两中提取部分,作为'养廉银'发放,使清官能体面度日。
"
"养廉银?"胤禛终于露出一丝兴趣,"说下去。
"
李辰浩精神一振:"官员贪墨,多因俸禄微薄,不敷用度。
若从火耗中提取三成作为养廉银,按品级发放,则可使其不必贪墨亦能维持体面。
"
胤禛突然拍案,惊得李辰浩一颤。
却见王爷从案头取出一份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