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大礼 ……(2/5)
亲口所言。
”
担心皇帝不相信,吴女医也出来附和道:“皇上,张娘娘说这是皇上的孩子,无论如何都该平安生下来的。
”
苏叶有些意外地挑眉,感觉张常在真的挺会说话的。
把皇帝孩子的安危放在自己之前,皇帝听了必然心里感动不已,也愿意多看顾她一些,不会轻易叫张常在死了。
她这胆子挺大的,然而若是活下来的话,那张常在的处境就要比如今好不少了。
这是一场豪赌,张常在显然想要赌一把。
毕竟如果顺产的话,她和孩子一样危险。
还不如试一试王贞仪说的新办法,而且她能说出来,肯定是试着做过的。
果然皇后就问了王贞仪这个问题,毕竟若是没试过,贸然在张常在身上尝试就太冒险了一些。
王贞仪答道:“娘娘放心,此法在民女的家乡曾试过好几次,母亲和孩子都平安无事,伤口痊愈比撕裂的话更快一些,也没那么危险。
只是方法实在惊世骇俗,用过的妇人都不敢对外说,甚至给民女送来封口费。
”
言下之意,那些人家宁愿王贞仪把这事烂在肚子里,也绝不能叫外人知道的。
王贞仪露出一丝苦笑来:“这些人家生怕民女会说出去,私下传了不少流言蜚语,叫民女在家乡不好继续呆下去。
正好看见布告,民女就尝试着过来了。
”
苏叶心下唏嘘,那些人家为了名声担心王贞仪宣扬出去,就用流言蜚语逼着她背井离乡,实在是忘恩负义。
但是在这个名声比小命还重要的时候,他们这么做又叫人能理解,虽然苏叶并不能苟同。
好不容易被救下,能好好活着了,就对救命恩人下手,算什么玩意儿呢?
皇后听了,就知道事后再去王贞仪的家乡查探,恐怕都不能从那几个人家嘴里问出什么来。
皇帝环顾一周也道:“那么王姑娘就试一试,今儿在这里的人一个字都不能宣扬出去,不然朕就不客气了。
”
那些普通人家还爱惜名声,皇帝又如何不会?
众人连忙起身行礼应下,王贞仪这才快速准备起来。
她要准备得不多,一是要麻沸散,二是要羊肠线,三是绣花针,四是剪子,五是得有个胆大的助手帮忙。
“原本民女有个丫鬟十分得用,可惜民女上京之前,丫鬟被家里人逼着回去嫁人了。
”
王贞仪叹气,不然的话带着丫鬟,她也不必再找其他助手的。
知春和知夏都立刻上前道:“姑娘,我等来帮你。
”
王贞仪笑笑:“那么有劳了,先帮我把羊肠线、绣花针和剪子拿来后用酒精擦拭几遍。
你们都戴上手套,别直接用手来拿,最好手也事先洗一遍再戴上。
”
麻沸散和羊肠线在太医院是有的,很快就送来了。
剪子和绣花针在屋里就有,嫔妃们做女红的实在太多,这东西实在不稀罕了。
王贞仪和张御医一起斟酌了麻沸散的用量,便带着知春和知夏进去了,还在门口让两人重新换一件干净的外袍。
苏叶有点惊讶,王贞仪莫非是她的同乡,医术高明,甚至还知道无菌处理?
高贵妃抓着苏叶的手腕都感觉紧张了:“她这样真的可以吗?”
高贵妃还挺喜欢这位王贞仪的,说话不卑不亢,又有一手好医术,还懂得天文学和算数,在她看来是个了不起的姑娘。
要因为帮张常在生孩子而出什么意外,她因此栽倒在这里丢了小命,那就太可惜了。
苏叶拍了拍高贵妃的手背道:“只能等等看了,不过王姑娘之前若是做过差不多的事,该是没什么问题的。
”
过了一会,里面却突然扑通一声,叫人大吃一惊,然后知春很快扶着知夏出来。
知夏满脸惨白的样子把众人吓了一跳,苏叶连忙问道:“这是怎么了,哪里不舒服吗?”
知春有些难以启齿,只含糊让知夏去旁边休息就赶紧进去了。
还是秋夕过去小声问了,才过来跟苏叶低声禀报道:“娘娘,知夏看见血就晕了。
”
苏叶眨眨眼,这不是晕血吗?
学医的人居然晕血,估计知夏自己也没想到,实在可惜了。
知夏估计也觉得太丢人,躲在角落都恨不能挖坑跳进去的。
好在里面没再出别的意外,王贞仪给张常在抹了麻沸散后,小声问道:“民女要开始了,娘娘不要乱动。
”
张常在咽了咽唾沫,开始后悔自己怎么一时冲动就答应了这种事,要真在身上剪个口子,还能活吗?
吴女医看出张常在是后悔了,等会不知道怎么折腾,就连忙解释道:“娘娘若是害怕的话,就不要低头看。
娘娘不能昏睡过去,毕竟等会切开口子之后,娘娘就得开始用力了。
”
麻沸散也不能用太多,不然底下没感觉了,张常在过分用力,就可能弄伤自己。
知春麻溜给张常在的嘴里塞了个软木,侧身挡在住她的视线,不叫张常在看见王贞仪手里的剪子,想必就没那么害怕的。
就是看不见,张常在更紧张了。
她能感觉剪子贴着自己冰凉的感觉,整个人都哆嗦起来。
吴女医和崔婆子已经压住张常在的手脚,生怕她胡乱挣扎,到时候剪子歪了剪错地方就麻烦了!
王贞仪的神色很镇定,手也很稳,看清楚地方就开始动手了。
张常在疼得一哆嗦,不是说有麻沸散在,怎么还那么疼的?
麻沸散的用量不宜过大,王贞仪的手动得很快,毕竟剪子越快,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