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2/3)
着他,当大段时间给予别人观察赵学军的机会。
赵建国最先发现,自己的孩子,似乎存在着一种与别人家孩子完全不同的一种形态。
什么是孩子?孩子应该是好奇的,应该是天真的,应该是无所畏惧的。
这三点只是基础的基础。
虽然这个年代父母大多以拥有一个学习好的乖孩子为傲。
而这种乖孩子不是培养而成的,往往是先天长成的。
这个时代,父母不会坐在沙堆边,幸福的看着你,看着你拿着一个小铲子挖出一个洞。
你天真的告诉父母,那里住着一个神秘的洞里人。
这个时候,你不会得到,多么聪明,多么会创造,多么会幻想这样的夸赞。
你会得到一顿胖揍,为什么挨揍,这一点就不解释了。
赵建国以八十年代最先进父母的眼光去观察自己的孩子。
于是,他终于发现,自己的孩子是多么的与众不同,他不会玩,这太可怕了。
他在游戏中扮演的角色,大多是训导者,这也很可怕!他不止一次看到自己家军军,趴在窗户上沉默的看着外面,不参与,不做回应,面无表情,就像个旁观者。
他着急的看着,有时候,被孩子看出意图,便勉强自己,与窗户外的孩子玩。
这种玩耍的方式是耐人寻味的。
通常,他会指派一群孩子,玩他命令他们的游戏,比如:叫他们双方打架,打赢的,赵学军就会奖励他一块糖。
当那些孩子把一些他们所认为最有趣儿的事情,告诉赵学军,赵学军的表情往往不是羡慕,而是带着一股子嘲讽,嗯嗯啊啊,有时候他会毫不犹豫的关起窗户,压根不觉得自己也是群体中的一员。
这不对劲,虽然说不出那里不对劲,反正就是不对劲。
这孩子每一天都像是在熬时间,他学习,学习完,就会呆呆的看着钟表,好像在等待着什么,他等得神情肃穆,庄严无比,童心尽丧。
赵建国找到老常,两个人很认真的坐在一起分析了军军的种种行为。
最后赵建国将赵学军托付给老常,千叮万嘱一定要让这个孩子活泼点,学习差点没关系,这人际关系可是大问题,他必须学会玩学会合群,不然到了社会那是要吃亏的。
老常端着一个茶杯,很认真的坐在他的小院里想办法,如今他不是门房了,他是博物馆的顾问,具体给什么玩意做顾问,这也是上级领导发愁的事情。
他想了一下午,甚至很认真的翻阅了资料,终于在一个星期五的傍晚,骑着车子去了赵学军的家接他来自己身边住一段时候。
高橘子,又去上海了。
老常打了个招呼,驮赵学军离开家。
这些日子,老常穿着的衣服慢慢洁净起来,头发也染过了。
有了干儿子以后,他对生活有了一些盼头,记得赵学军第一次见他的时候,赵学军叫他老大爷。
其实,老常真正的年纪,差一岁六十。
老常一直觉得,五十九不是一个好年份,现在他依旧这样想,不然,为什么赵学军会出事?
博物馆的后院,有棵古槐。
老常将一个躺椅放在那槐树下。
将被子铺在竹椅上。
他将赵学军抱上去,给他盖了一床被子。
赵学军被照顾的很暖和,暖和的微醺,有些睡意。
而这时,老常却关了自己小院子的门,从一边的仓库,抱了一把古交椅出来放置在赵学军的身边坐好。
这一刹,赵学军觉得时光有些倒流,好似又穿越回去那个年份一般。
小院子里非常安静,暖洋洋的,两父子坐了一会,老常问他:“你能感觉到什么?”赵学军笑笑:“困了。
”
“嗯,顽皮。
”老常弹了他脑门一下,又坐了回去。
他深思了一会,表情略微露出一些正经,陷入无限的追忆当中,他花了大约一个多小时追忆,这其中,赵学军真的睡了一会。
随着一声咳嗽,赵学军睁开眼睛,老常的声音,缓缓响起。
“不久前,我对你父亲说,你适合做国士。
现在这样想来,却是错的,且不说这个时代不再需要国士,你有几分聪明,但是,你缺乏国士的杀戮决断。
这段时间,我一直在观察你,你虽然小,可是我一直觉得,你是听得懂的。
在个性上,你比别人想的多,那么牵扯就多,我不知道该从那里说起,是从你,还是从我。
”
赵学军看着干爹,不知道他到底要说什么,老常看了一会他,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