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3/3)
家的家族不小,这一村都姓谭,可就是因为亲戚多了,太扎堆了,这就反倒不亲厚了。
高苹果从少女熬到现在,干的事情,是周围女人都在做的。
大家只觉得她运气不好,摊上了一个无法为他分担的丈夫。
可谁家不这样?这几天谭小康一直跟人说:早死早托生,苹果享福去了。
那些人商量好之后,在第十五天头上,一大家族子人抬着高苹果的棺材,浩浩荡荡的出了村,去了镇上的砖厂。
唐月月,谭良良他们姐弟五个,披麻戴孝扶灵哀哭,那一路纸钱飞舞开道,唢呐凄凄凉凉的在后面吹吹打打。
转眼,他们就抬着棺材堵到了砖厂门口。
往那一堵,大概就是说你买卖也别做了,今天不说出个理来,大家都别想好过。
这家砖厂的老板,是个有钱的户口,不但承包砖厂,家里还有个酱油厂、当初高苹果来他家做零工那是走了门子的。
对方见她是女人,人家也不愿意用,后来架不住高苹果每天哀求,还求了本村的长辈。
他这才答应的。
可一个女人,管大管小,干了地里的,干了家里的,还要去砖厂忙到夜里十一点,男人都受不了。
谁也不想高苹果死,可是她偏偏就没了,还死在自己的厂子里。
砖厂老板出了车钱,抢救钱,医疗费。
觉得这就够了,所以高苹果的丧事他就没去。
他暗暗发誓,婆娘以后是不能用了。
乡民抬着棺材将那里的大门堵了。
没过多久之后,这两个村子的人便吵了起来,各说各的理,说到最后谭家人说要五千,不然不埋人。
砖厂老板那边最多给五百,因为高苹果的病是长年累月累积起来的,他们也无辜。
谭家人自然是不答应,七嘴八舌的,最后一气之下,条件上涨了。
高苹果的五个孩子必须由砖厂出一部分抚养费到成年。
砖厂老板必须拿出一万元赔偿金。
高苹果的丧葬费用必须砖厂出等等之类,书面写上章程的有十多条。
砖厂老板急了,张嘴就是一句:就五百,要就拿着,不要滚蛋!
顿时,谭家人爆炸了,这种对一个宗族的鄙视,自古就是最最无法忍受的。
于是一场难以预料的大械斗发生了。
这场械斗整整进行了三个小时,谭家这边三重伤,轻伤无数。
事发地点在砖厂老板本村,人家人多,村口大喇叭一招呼,一个村子的人出来打你,能赢吗?后来,惊了公,公安来了抓了不少人,于是,事儿就不是高苹果死那么简单了。
这已经升级到两个村子面子的事情了。
赵建国是当天下午知道这事儿,有领导甚至请他以亲戚的名义在中间调和。
赵建国去了,也很恳切的劝阻了,奈何,这事儿牵连过大,两村无论是村长,村支书都做不了主。
于是,高苹果的那口棺材被可怜兮兮的从砖厂又运到了乡政府。
大热天的,这一路埋汰的,那棺木周围臭的有时候谭小康都不敢近前。
赵家人被这件事戏剧化的演变,冲淡了悲哀,高橘子倒是很想悲哀,可谁给她机会呢。
高苹果的娘家亲族都被请出了村子,谭家人说了,这事娘家就别乱干涉了。
他们给高苹果做主做定了!而且,现在谭小康都没办法做主,这是一个村子的脸面事儿,不是谁家的事儿那么简单。
赵家人回到万林市一直在等消息,等来等去,却等到了一个令人难以接受的结果。
高苹果的棺材被放到对方村口的大队院子里,谭家人浩浩荡荡的找了瓦匠在对方大队院里修了个地面砖屋,直接在那里停了灵。
而高橘子的姐夫就像找到了人生希望一般,他奇迹一般的站起来了,他顶着病弱的身躯,每天披麻戴孝,带着五个孩子,乡政府,县政府,市政府的开始走上了打官司的道路。
县里,乡里几次调整,砖厂那边就是不松口,因为打伤人他们村有好几位乡民现在还在局子里关着呢。
高橘子几次托人去姐夫家说:你打官司是你的事儿,别连累孩子,现在孩子们的学杂费,生活费政府不都说照顾吗,亲戚们也能凑一些。
要孩子们先念着书,你打你的官司,这不两不耽误吗?可谭小康不依,觉得这事不能这么了了,他一个人去闹没人同情,必须一家大小都去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