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3/3)
于失笑:“好吧,好吧,我们从这个国开始说吧,我先告诉你,为什么它不需要你。
我们华夏人,一直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情绪,这种情绪是一种莫名的,骄傲的,高高在上的大国情绪。
以前,我也一直在问。
为什么,这个国家的人可以活的如此骄傲。
起先儿……是被八国联军欺负,接着被日本人欺负。
甚至我们自己还互相糟蹋,如此落后,如此腐朽,到底,有什么可以骄傲的?
八国联军来的时候,咱叫他们洋鬼子,日本人来了后,咱们叫人家,日本鬼子。
总之都是地位低下的鬼子。
被欺负的再惨,再无奈,还是鄙视对方,有人说,那是华夏不屈的灵魂。
叫我来说,那是我们来自血液里遗传过来的,我们人性上的,属于这个民族无法分割的某种东西,我称它为民族血统。
我们遗传了祖先的骄傲。
但是,却没遗传到祖先真正的精魄,我们有时候都不知道那骄傲到它从何而来,因何为傲。
到底,从那里说起呢?从法律说吧。
我们华夏的第一部法律大典,称为“唐典”。
它镌刻于石碑之上,有实物可考。
虽然这部大典不能称为世界第一,可是,这部诞生于唐朝盛世的法律大典,当时对一个国家,对一个民族它的作用性是非常重要的,你可以想象,就在当年那个时候,无论是日本,朝鲜,还是越南,甚至更加遥远的国家,他们都远渡重洋,千里迢迢的来到我们这里。
那些外国人,学习我们的法律,我们的绘画,我们的文字,我们的技术。
他们无限崇拜,崇拜到自己的东西都可以不要,就那样的,完整的将我们的文化以及艺术搬回了自己国家,封为神物,将之变成一个区分阶级的界限。
我们的大国情绪,就是那个时候开始有的。
秦皇汉武,唐朝盛世……骄傲,飞扬,积极,不羁,在那个时候,我们当然可以目空一切,因为那时候我们是第一。
不知道多少年过去了,世界在变,国家等级也在发生着变化。
无法改变的是,我们依旧可以称为大国,即便是,我们被侵略,被占领,我们科技落后,我们止步不前。
我们还是大国。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这个民族我们拥有的财富真的是太多了。
你知道莎士比亚吗?威廉·莎士比亚。
”
赵学军点点头:“写罗密欧与朱丽叶那个。
”
老常赞赏的笑笑,这个时代有几个十几岁的孩子,知道外面的世界,愿意去了解文学。
赵学军知道已经很了不起了。
真的,在这个时代,很了不起。
喝了口茶水,老常继续说着:“英格兰有了莎士比亚,于是整个英格兰就会为这位剧作家服务,他们给他修建故居,创造民间故事,建造纪念馆,修建大学,甚至设立学科。
那个民族仿佛就是在为一个东西服务。
为莎士比亚服务,并为他骄傲。
相同的事情,我们不可以。
这些东西在咱这个国度,它不适用。
我们拥有的比莎士比亚更加早的东西,甚至是戏剧我们都要早很多很多。
这个国家很大,大到我们无法为某一样著名的权威去整体服务。
好比绘画,一种绘画分:学习、观赏、品味。
而画不是单纯的画,它又区分了山水、花鸟、人物、草虫、动物。
我们再将这些东西分开,拿起笔,点在纸上画技也是多种的,设色、水墨、工笔、写意、界画、青绿。
有人画僧侣,有人画仕女,徐悲鸿,八大山人各有千秋。
这里面随便拿出那一个,都了不得,放到国外,倒也适合一个城市,一个小民族为之而骄傲,为之而服务的了。
可是,放到华夏,这事儿不可能。
这样的人太多了,无论是你去哪里,随意打开一个学科,就有无数的这样的伟人,站在历史与历史息息相关,推动着民族,乃至民族艺术前行。
所以,八国联军来了,我们有傲骨,日本鬼子来了,我们依旧有傲骨。
无论死多少人,总有个声音再告诉你,没啥了不起的,只是个过程,一切都不足为惧。
”
赵学军一脑袋浆糊,完全不明白,自己这个干爹到底要干什么?上政治课吗?
有了话瘾干爹就不再去照顾赵学军到底能不能听的懂,他开始回忆,对这个十一岁的少年追忆起自己掩埋的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