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3/3)
家老爹,都一个个的规规矩矩的。
“咱小老百姓,就怕当官的。
不说了,我跟彭娟滑旱冰去,你要忙完的早,就去花园旱冰场找我们,我们给你借旱冰鞋。
”
闵顺与赵学军告别,骑着车子带着彭娟继续去花园旱冰场,彭娟一路沉默,快要到花园的时候,彭娟问闵顺:“你怎么老巴着他,他都不爱理你。
”
“你知道个屁。
就我巴结着?你那次见了他不是叽叽喳喳的,以为我看不出来。
人家是一中的,你歇了吧。
”
“放你爷的嗝路(拐弯)屁!我们一年级就在一起了,还同座过呢,我妈我爸离婚那会,就他跟我说话。
我是生气他上中学后,就不爱理我了。
你想什么呢,我当他哥们!”彭娟骂完,闵顺没接话,彭娟也沉默着再也不说什么。
闵顺在小学有一段时间吃不饱,父母心情不好,不是这个病,就是那个病。
他记得有一天早上上学,看见赵家三兄弟在粮店门口吃油条喝豆浆。
那些日子,爸爸住院,魂不守舍的妈妈把一块钱当成十块钱丢给他就走了,闵顺把一块钱花了三天,接下来就开始挨饿。
那天,他巴巴看着,不停的咽口水。
虽努力维持着尊严,可那张孩子的脸大概也遮盖不住什么表情。
“哥,那是闵顺,他帮我给老师家抬煤了。
”赵学军那天倒是一副高兴样子,他把他介绍给自己的哥哥们。
听到闵顺帮过赵学军,赵学文还请他吃油条喝豆浆。
这天,闵顺喝了三大碗豆浆,足足吃了半斤油条。
他记得他抹嘴的时候,赵家三兄弟,看他的脸都是一副古怪样子。
末了,他们都没说什么,还很利落的付了钱,赵二哥还问他够吃不。
从那天开始,有段时间每天闵顺都“偶遇”赵家兄弟,他们每次都“不小心”买的太多了,要是吃不了,浪费了就实在可惜了。
无论如何,他们请他帮忙吃了。
闵顺知道,也许,们看出来什么了,却从不戳穿。
闵顺永远无法忘记那顿早饭。
有一度,他每天就指着这顿早饭活了。
赵学军走过正在改建的中心大街,进了万林工艺品厂的大门。
门房并未拦他。
他打小就在这里玩,这里的叔叔阿姨都跟他很亲厚,赵学军对这里是有感情的。
最近这工艺品厂人心涣散,说是厂子马上就要拆了。
为了顺应时代步伐政府出台了改造中心大街计划。
这一届的万林市的领导那是怀着饱满的激情,要改造一条商业街,推动万林市经济腾飞的。
规划图出来后,修在正街,占地颇大的工艺品厂,就要面临拆迁的命运。
赵学军知道,虽然政府在郊区划了十亩地给厂子,可厂子被拆后,这一届领导走了,下一届领导拿不出钱来修建新厂。
随着领导一届一届走。
国内经济也在飞速发展着,物价越来越高,修新厂的预算也随着物价在增。
修来修去,工艺品厂终于被时代抛弃了。
工艺品厂的职工们得到的最后一笔钱,是郊区那十亩地被人收购盖居住区,厂子最后管事的人不错,他召集了大家商量了一下,就把那笔钱当成拖欠的工资给了职工们。
“军军,过来。
”高橘子站在厂子仓库门口招呼儿子。
赵学军笑眯眯的跑过去,喊了一声妈,接着跟厂子里供销科的科长问好:“李叔叔好。
”
李科长就像逗小孩一般的跟他逗了几句,调侃完,他拿出钥匙带着这对母子进了仓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