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考场外的博弈(1/4)
第三章:考场外的博弈
---
夜幕低垂,老旧居民楼里昏黄的灯光次第亮起。
许明远坐在书桌前,台灯的光线将他专注的脸庞映照得半明半暗。
桌上摊开的不是课本,而是一张画满了修改痕迹的简易招牌设计草稿,旁边还放着一本从张叔小卖部借来的、封面花哨的电脑杂志。
时间:2000年6月28日,晚。
距离彩票开奖(7月1日)仅剩两天半,距离高考(7月7日)还有九天。
“高效学习(初级)”技能如同无形的引擎,驱动着他的大脑高速运转。
他必须在复习和“赚钱计划”之间进行极限平衡。
白天在学校,他摒弃一切杂念,如同海绵般疯狂吸收知识,利用技能效果将课堂效率提升到极致。
晚上回家后的时间,则成了他“知识变现”的战场。
昨晚,他硬着头皮找到了开小卖部的张叔。
凭借着前世做UI时对色彩和构图的敏感,以及对这个年代大众审美(大红大绿、醒目直接)的精准把握,他当场用铅笔勾勒出一个简洁醒目、又带着点“洋气”的招牌草图——“张记便民超市”。
重点突出了“便民”二字,并用一个笑脸符号和购物袋的剪影做点缀,比张叔原先想的“老张小卖部”强了不止一个档次。
“哎哟!明远,你这娃子行啊!画得真不赖!比我想的好看多了!”张叔拿着草图,笑得合不拢嘴,当场拍板,“就按这个来!叔给你五十块定金!做好了,再给你五十!”五十块!比许明远预期的还要好!他强压住激动,收下了那张带着油渍的五十元钞票,这是重生后靠自己能力赚到的第一笔钱!
今晚的目标,是“奔腾电脑屋”。
这家开在街口、拥有十几台“大脑袋”显示器的电脑屋,是附近年轻人接触互联网和游戏的新潮之地,老板是个三十出头、微胖、戴着眼镜、看起来有点愁眉苦脸的男人,姓吴。
许明远揣着那张珍贵的五十元,以及更重要的——他远超时代的电脑知识储备,踏进了弥漫着烟味、汗味和机器嗡鸣声的电脑屋。
生意不算太好,只有五六个人在玩《红警》和《仙剑奇侠传》。
吴老板正对着一台黑屏的主机抓耳挠腮,旁边还放着螺丝刀和替换的内存条(显然是试过无效)。
“老板,需要帮忙吗?”许明远走过去,声音尽量显得沉稳。
吴老板抬起头,看到是个穿着校服的学生,眉头皱得更紧了:“去去去,别捣乱,忙着呢!这破机器,刚换的内存条还是点不亮!”
许明远没有退缩,目光扫过那台主机和散落的配件。
“老板,能让我看看吗?我在学校兴趣小组经常帮老师维护电脑。
”他搬出了同样的理由。
或许是许明远眼神里的笃定,或许是吴老板实在被这台机器搞烦了,他挥了挥手:“行行行,你看吧,死马当活马医了!小心点别弄坏东西!”
许明远蹲下身,熟练地拔掉电源线,打开机箱侧盖。
灰尘扑面而来。
他没有急于动手,而是仔细观察:主板型号(很老的Intel440BX)、CPU(奔腾II?)、内存插槽(两条SDRAM,其中一条插着新的内存)…
“老板,您换的是这条吗?”许明远指着那条新内存问。
“对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