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节(2/4)
麻烦,也不会让你尴尬的人。
”
甘棠一愣,问道,“谁?”
“我。
”殷受爽朗一笑,“我们即是好兄弟,也这么熟了,相识四年之久,这点小忙,帮一帮也无妨。
”
甘棠吃惊得张大了嘴巴,接着哈哈乐了起来,笑得肩膀耸动,所以说殷受这个人,只要不触及他的原则底线,还是挺好的,这都把自己给祭出来了。
殷受被她笑得耳根发热,却没有挪开目光,反而四平八稳坦坦荡荡道,“阿梨你可以拿牛耕和铁犁,和兵器来换。
”
原来打的是这个主意,甘棠连连摆手,乐道,“阿受你不必如此,兵器暂时没有,牛耕和铁犁我已经给你和商王的庄园田地都规划了一批,商王第一,你的排在竹方后头,不出半年,一定能给你运过去。
”
她真是没眼色透了,相比起对着那些莫名其妙的男子发痴,他觉得还是对着他比较好一些,一来不想她的病漏给外人带来不必要的麻烦,二来她哭唧唧的模样实在难看,她就算犯起病来纠缠于他,他也不会打她,殷受就道,“兵器暂且不要也罢,阿梨,你可以再考虑考虑。
”
他还真是为殷商中兴费尽心思了,同时也说明殷受认同了她的所作所为,并且会支持她了,这是一件好事。
甘棠摇头道,“我这病古怪得很,不是说犯就犯的,天时地利人和,一样都不能缺,而且我也不在意这件事了,阿受,我想废除公田,全改成上贡。
”
上贡是税收的意思。
这时候的土地制度是井田制,九块地里有一块公田,由庶民们集体耕种,所得上缴商王和领主,另外八块私田也要上缴一定比例的收成。
公田和集体耕种这种形式,过于乌托邦和理想化,不利于提高粮食产量,还不如一道废除了。
殷受对农事也上心,公田的事他心里清楚,早已名存实亡,废除了有利有弊,但利大于弊。
乘着推行牛耕,一并剔除了也好。
殷受点头应了,看过甘棠定的贡粮数,沉吟道,“这个数太低了,你刚刚下手做这些事,不可太急,上贡的粮食不能比先前的少,否则朝中那群老顽固不答应,闹起来,你什么事也做不成。
”
贵族世家的利益哪里是那么好动的,甘棠听了殷受的话,想想觉得有道理,便重新定了个量,心说这一两年,只能尽量想办法提高耕种效率,还有粮食产量了。
第27章一脸的乐见其成
甘棠在开采冶炼前做过系统的可行性调研,再加上有殷受点来的一千士兵,杨山冶炼工坊很快便有条不紊的运作起来了。
规模大,工艺纯熟,人力足,产量也很可观,六个月的时间,第一批质量过关的铁犁就出炉了。
第一批铁犁总共四千件,一半留给竹方,一半分给商王的田地。
当然甘棠也不是白给,她配备五百头驯化好的耕牛送过去,又朝商王要了五百牛牢,这么一来,牛除却祭祀以外有了新的用途,并且是大用,慢慢地会先一步从一众祭品中脱离出来。
甘棠没想到她还接得到生意,毕竟所有的工艺商王室都有,除了偶尔锻造一些价值千金的绝世宝剑,甘棠并不打算做冶铁的生意。
只没想到一来就来了两个大单子。
来的是殷受的王叔箕子,还有殷商的重臣商容,两人亦是要铁犁,动辄千百朋贝,甘棠接了这笔单子,得来的钱又投入新的工坊中,冶铁工艺滚雪球一样,越做越大,如火如荼。
甘棠落脚的村落如今已经变成城邑了,开垦耕种的土地每家每户都比三年前翻出两倍有余,赋税虽然重,但比先前春秋绝粮食子的情形好上太多。
甘棠还教他们识别山上能食用的野菜,采了种栽种在闲置的田地里,又割草回来捂成粪池,耕种前浇在土地里,增肥地力,田边建盖蓄水池,雨天蓄水,干天灌溉,收成比往年好,是眼睛看得见的事。
来竹邑探查消息的人多,慕名前来学习观看的更多,整个竹方欣欣向荣。
除了生意上的单子,甘棠还收到了两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