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节(3/5)
当株连灭族严惩,以儆效尤。
灭人满门这样的事,甘棠实难下杀手,但奸宄之人冒着对圣女不敬的风险做下这等事,已然将生死置之度外了。
反贞盟的人若当真威逼利诱,受惠受胁的无疑是亲朋之人,光惩治这一人,大概起不到什么用处。
被金银财宝,给亲人儿女脱奴籍这些东西利诱的不在少数,这跟骗保是一个道理,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她若不严惩,不但起不到作用,以罪量刑还会引起一股碰瓷的风潮,匠人争相效仿,那才是作茧自缚了。
灭人满门,株连三代,几乎是斩草除根了,那得是多少人了,厉害一点的数千上万不止。
唐泽还单膝跪在地上,甘棠握着信的手指有些发僵,迟迟未能下定决心,旁边崇明见她面色有些发白,问道,“可是出了什么事。
”
甘棠将信递给崇明,示意唐泽起来说话,“如何处置叛徒,阿受提了个建议。
”
崇明看了,再看看甘棠神色,不由蹙眉,他便不觉得这件事有何好顾虑的,这些奸宄之人与叛国通敌没什么分别,株连三代,只怕殷受是考虑过圣女正是用人之际,不便大肆杀人,否则此罪株连九族亦不为过了。
到底太过心慈手软。
崇明便劝道,“想一刀斩杜绝这样的事,必定要下些狠手,当断不断,反倒是祸害,棠梨你若不愿沾染血腥,这件事不若交给阿受处理,以他的名义。
”
甘棠摇头,定定神,取了笔墨写了诏令,盖好金印,唤了亲兵来,沉声道,“传我口谕,凡涉事故意构害工坊、农事、桑田、学舍者,查明属实,没收家财,株连三族,斩立决。
”这还只是开始,以后这样的事还会越来越多,她该早日看淡些才是。
这亲兵收了诏令,领着小队人马,改道快马加鞭往竹邑赶去了。
甘棠说完看着远处黑沉沉的天空,握着缰绳的指尖收紧发白,朝唐泽道,“回去与你家主上说声多谢。
”
唐泽应声去了,崇明松了口气,还当真怕她心软,乱了分寸,“我们走罢。
”
第51章近日来会有大雨
甘棠上辈子看过黄河水的改道图,知道古黄河河道于孟津以下汇合洛水等支流,改向东北流,经后世的河南北端,再向北流入河北,也就是现在的土、崇国、有苏氏一带,最后顺流地势,分支汇入大海。
是以甘棠见到的浊河水,是数次改道前的浊河水,和后世她见到的完全是两副模样了。
浊河多沙淤泥,变幻无常,河水汹涌澎湃,洪水期淤滩漫水,枯水期河床抬高,一旦决了口,原先由黄河水孕育出来的富庶之地将颗粒无收,新河道所过之处,必定生灵涂炭。
浊河三年一决口,百年一迁道,由不得甘棠不上心。
开水渠有引流疏散的作用,但以现有的技术水平,开挖难度大,工期长,没有八年十年不见得能奏效,按照地势预测好浊河水的决口点,事先迁徙河岸边的村落子民,便是减轻灾害必须要做的事。
甘棠去的时候负责挖渠的百工过来拜见,是尹佚给甘棠推荐的治水人才,接到甘棠改道有苏氏的调令后先一步过来勘探地形,叫共沉,三十岁上下,文质彬彬,是个专注技术的直人,匆匆行过礼后便与甘棠说起水渠的事来。
眼下正修到了城附近,此地多有旱灾,水渠修缮至此,可缔造出万亩良田,甘棠想着近来看出来的天气,朝共沉吩咐道,“近日来有大雨,遇上下雨便先停了工事,迁往高地,以防万一。
”
共沉面色发凝,直言道,“现在不是匠人们不干活,进度缓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