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2/2)
在吉兆之门之外,再往里走便是禁宫。
黑人大宦官匆匆迎来,他为难的对年轻气盛的帕夏道;夜阑人静,陛下如今正在妃嫔庭院曼苏尔那里,不便打搅,让他改日再来。
“无妨,艾米尔在此等候陛下,何时出了黄金之道(后宫里的主轴道)何时替我禀报便可。
”此时夜色苍茫,漆黑一团的第二宫殿内静谧的可怕,唯有零星烛光闪烁,这还是因艾米尔来了,宦官们才点上的。
天不作美,下起了盛夏的磅礴大雨,未经苏丹允许谁都不准擅自进入第三皇宫,艾米尔又无退意,值得站在雨中,挺然杵在这吉兆之门之外,任冰雨袭来岿然不动。
这些宦官也是当差的,又无法张作主场,只得劝慰帕夏。
大宦官百般无奈差人去禀了陛下。
苏丹持着香醇的红酒,听着乐师们弹奏着乌德琴,调弄塔布尔琴、吹奏纳伊管,庭院内一派笙歌鼎沸。
说巧不巧,台上演的居然就是那一出阿巴堤王朝的故事,正唱到帝王处死宰相。
作者;接下来会着重笔墨写一下苏丹和艾米尔的心理战,以及哈萨这人的机智和能力。
作者有话说:
第58章35为何你不是个小傻子?不然我就可以宠你一辈子而不是防你一辈子。
当大宦官将吉兆之门外一举一动向苏丹禀报时,陛下只是颐指气使的让他退下,甚至没给他开口的机会。
苏丹其实早已料到门外之变,他的小东西倔起来连牛都拉不回。
毕竟艾米尔还是太过年轻,意气用事在所难免,这便是他的弱点。
若是寻常人家,那叫有情有义该说是?O?t,但处于贵胄者若是如此只能说是妇人之仁,不顾大局。
人情?宫廷内更是要不得的东西。
滂沱大雨不停的冲刷着这冰冷的皇宫,哈克木赶到时,驻足吉兆之门前的艾米尔已里里外外湿了个透。
雪色长发淋漓透彻的散在后背,他昂然挺立任冰雨侵袭,如精雕玉琢的神像,矗在宫廷中纹丝不动。
空谷幽兰,在这静谧的雨夜中美的透彻心扉。
平日里那桀骜不驯的贵胄不复,此刻茕茕孑立荏弱的竟让人想去呵护。
明明是同一个人,为何能给人截然不同的两种气质?
“帕夏!你看你算了还是改日”事到如今,于事无补,这事不能操之过急,哈克木想劝,但瞅见他那副不渝的样子,话到口中又不知如何继续,甚至思维都跟着混乱。
宫内男侍让哈克木劝,结果恰恰相反,他被艾米尔说服。
少顷之后门外聚了更多官僚,结果明明是来劝的人都成了联名请愿的阵势,那些人里唯独缺了雷纳托一人。
当哈萨赶到时,这事厝火积薪再无法控制局面,苏丹一声令下后果不堪设想。
“怎么?他们还想留下来过夜不曾?”低位的宦官向大宦官传了些话,惹得自家上司不满。
此刻苏丹已在帝王殿黄金屋内,但就是装聋作哑,对此事充耳不闻,小东西是在僵他的局,岂能让那没心没肺的小畜生如愿?
站在雨中的艾米尔明白这是苏丹不想见他,这一次不再去禀陛下,而是让宦官去请皇太后。
只要能进觐见厅(内议事堂),谁主政都一样。
现在门外这么多官僚足以议政而非请愿。
当然他也想给苏丹留以颜面,自然也让太监传了原话给陛下。
不出所料,皇太后寝宫有了动静,苏丹被艾米尔声东击西的请动了,若皇太后赶在陛下之前召见众臣入了觐见厅,草案一决,他只能被动的签署文案。
摆在苏丹面前的唯有一条选择;和艾米尔私下谈话,给彼此留以颜面。
逾时之后,吉兆之门前大宦官再度显身,他只请了艾米尔一人入内,其余一干人等只能继续守在门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