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2/2)
偏殿,他这才长长吐出一口气伴君如伴虎不过如此,皇帝的话里藏刀,稍有不慎便是万丈深渊。
他果然还是更适合当个纨绔,和陆承玦喝酒赏花、享受人生,何必来趟这种案子。
他刚站定没多久,殿外的动静便大了起来。
太监尖细的唱名声随风而来,一道道熟悉的名字传入耳中
“荣德王殿下靖安王殿下”
沈昱川抬眸,便见大皇子全世恒率先步入,身形修长,气度沉稳。
他这是头一次见到大皇子,可一眼就认了出来。
倒不是因为之前见过画像,而是因为大皇子身侧站着的靖安王全世穆。
皇子之中,能走在靖安王前面的,除了那位未来储君的有力竞争者,恐怕再无他人。
两人一前一后入内,三皇子神色如常,而大皇子嘴角噙着浅笑,目光不知有意无意地扫向他。
沈昱川不动声色地垂下眼睑,继续听着太监通传。
“丞相谢大人刑部尚书李大人大理寺卿周大人都察院左都御史许大人吏部尚书陈大人”
随着一众重臣陆续入内,此案的关键人物几乎都到齐了。
就连翰林院的一名学士,也在名单之列,显然是为了科举舞弊一事。
沈昱川尚未回过神,又听见一个熟悉的名字
“刑部主事沈大人”
沈昱川挑了挑眉,循声望去,便见沈昱景步入殿中。
大哥进殿前目光一转,不着痕迹地打量了他一眼,带着几分探询与关切。
沈昱川微微颔首,示意自己无碍,沈昱景这才收回视线,步入殿内。
殿门缓缓合上,昭元帝与群臣的议事正式开始。
时间缓缓流逝,沈昱川依旧站在殿外,腰板笔直,姿态端正,可等了许久,昭元帝迟迟未传召,御书房内也毫无动静。
日头渐高,寒意却未消散。
他暗自叹了口气,眼神瞥向不远处高耸的宫墙,心里难免腹诽他这点身份恐怕根本不值得在朝堂上被提及,被召进宫,不过是随时准备被问话的工具罢了。
可惜,这个工具也得受着规矩折腾。
他默默活动了一下僵硬的肩膀,眼角余光扫向周围的宫人。
那些人仍旧安安静静地站在一旁,连表情都不曾变过。
沈昱川心里咂舌,他本想稍微松懈一下,假装无意间靠着廊柱休息一二,可最终还是放弃了,重新挺直嵴背。
等到日上三竿,他的双腿已经僵得发麻,暗自动了动脚尖,试图稍微缓解酸胀感。
正琢磨着要不要干脆借口风太冷,轻微挪动脚步以换个站姿,忽然,御书房的方向终于传来动静。
殿门自内推开,群臣缓缓走出。
御史、刑部、大理寺一干人等面色沉肃,各自退至一旁,唯有靖安王全世穆与荣德王全世恒站在最前方,交换了一个眼神。
沈昱川见状,心下一动,正想走上前去寻找大哥沈昱景探听议事的结果,哪知还未迈步,荣德王全世恒的目光便落在了他身上,脚步微微一转,竟主动朝他走了过来。
沈昱川见状,连忙收敛心神,上前一步,恭敬地行礼:“臣沈昱川,叩见荣德王殿下。
”
荣德王全世恒微微颔首,目光在他身上流连片刻,嘴角噙起一丝淡淡的笑意:“本王可是听说,沈大人年纪轻轻便立下大功。
若非沈大人慧眼如炬,本王怕是还要被那些弄虚作假的小人蒙在鼓里,兀自以为所用皆是栋梁之才。
”
全世恒话音轻缓,不见半分怒意,甚至带着几分感叹,然而这番话落在耳中,始终透着一种不明的意味。
沈昱川心中微微一紧,语调恭敬:“殿下言重,臣不过是恰逢其会,依循查案之责行事,实不敢居功。
”
全世恒意味不明地叹了口气,笑意盈盈:“沈大人果然谦逊。
多亏了沈大人,本王才能拨云见日,及时拔除祸根。
”他话音一顿,又扫了沈昱川一眼,语调缓慢:“否则,恐怕本王还要错看了人,白白浪费一番信任。
”
沈昱川垂下眼帘,神色不动。
这话听上去似是闲谈夸奖,可细细一琢磨,绵里藏针,字字不善分明是在敲打他,怪他搅乱了本该水到渠成的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