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1/2)
秦皇后慢慢地抬脚,转身,朝着祈福道士的偏殿走去。
这些道士是为每年祭祀准备的,所以常年好好供养着,同住一处行宫,秦皇后孤寂无趣时,也会来看看他们做法打发无聊,信是不可能信的。
若是求神拜佛有用,这世道岂不是人人躺平望天,张着大嘴只等着接天上的馅饼了。
不过这些道士也不是什么用处都没有,因为她毕竟是这座行宫中唯一的主子,自然而然地就承担起了管着他们的职责。
是以,这些脱离世俗的修道之人,每每见了她,都会十分恭敬地唤她一声皇后娘娘。
秦皇后不在意这份恭敬,但很喜欢他们的听话。
她迈过门槛,跪在蒲团上,听着满殿嗡嗡的念经声,双手合十,仰头出神地看着正中摆放的三清祖师。
她知道人只能自度......但面对这些修道礼佛之人,还是要装模作样地摆一摆姿态,才好提出请求。
秦皇后叹息一声,似乎难掩疲态:“长从仙长,我近来年岁见长,总觉得力不从心,可否求一味美容养颜延年益寿强身健体的丹药?”
长从仙长打从进来这燕成行宫,就知道自己是为皇室服务的,自然不会拒绝皇后娘娘的吩咐,更何况,她不过是求一味丹药罢了,又不是什么难事。
忙点头应下:“是,即刻便为娘娘开炉炼丹。
”
秦皇后满意地点头道谢,起身出了大殿。
她记得曾在一本杂书上看过,这丹药呀,可是看似进补,效果显著,实则能叫人掏空身子的东西。
既然要进宫了,总得带着点防身......至于这丹药给谁用,她倒得先看看,谁最不长眼。
......
三日后,押送端王和曜亲王棺椁回京的护卫,终于到了京城。
次日早朝时,满朝文武皆是阴沉肃穆。
佑安帝上了台阶,坐到那把宽大无比的龙椅上,接受百官的叩拜,大臣们瞧着一夜之间仿佛老了十岁的佑安帝,皆是叹息不已。
大臣们十分有眼力见的没有人敢递折子,哪怕是再重要的折子,也只想着等下朝了,去寻太子出个主意。
平日里最是头铁的谏官御史,也将分寸拿捏得十分到位,绝不开口说话。
大臣们叩拜过后,朝堂上一片沉默,就在这沉默声中,佑安帝嗓音嘶哑而又低沉地开了口:
“曜亲王在荆楚得急病薨世的消息,想必你们已经知道了,是端王他言行不当,才致曜亲王身死,贵妃得知此事后,这几日昏迷不醒,怕是要跟着去了......朕的意思,端王虽是皇子,亦罪无可恕,便让他到九泉之下为曜亲王恕罪。
贵妃母子三人死后,同葬一处。
”
大臣们闻言,只觉得心里一片震惊,贵妃只是病了,可还没死呢,皇上现在就想好要埋她了吗......贵妃这是怎么得罪皇上了呀!
但谁也不敢有异议,毕竟现在的佑安帝可是伤心到极致了,若是一不小心说错话,怕是真要去给贵妃母子陪葬了呀!
所以众人在佑安帝说完后,便异口同声道:“谨遵圣上旨意。
”
佑安帝长叹一口气,疲倦无力地靠在龙椅的扶手上,石公公瞄着皇上,适时地奉上一杯加了参茶给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