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3/5)
区也都会是如往常一样的跟风骂声,可今天似乎有点不一样……
“你都没看卓扬之前的舞台分析吧,人家的动作不是结合男团舞,是结合的青龙基地参训人员平时参训的姿势啊!”
“而且,英歌舞本来就是融合了武术、舞蹈和表演啊,今天的图我没看错的话第一张是荆河戏吧,本也是武打为主的戏曲,都是没有定式的。
”
“今天发的图里本来几个人就是大动作啊,露出来了很奇怪吗?”
洗耳朵:?
怎么这帮粉丝有点不一样?
粉丝们:天天跟着修四的微博学了多少民俗小知识,还看不懂这些?
但说出去的话就像泼出去的水,自是没有收回来的道理。
洗耳朵只能咬定,修四的每一个动作都是刻意设计过的,就为了起到酱酱酿酿的效果。
为此,他甚至画了图,从力学角度分析这几张图里,各种动作的不合理之处。
忙完一通,终于把新的反驳点发了出去。
洗耳朵这下觉得一定没有问题。
他虽然物理不好,但这种专业的分析足够唬人了,应该没有人再说了吧?
然而。
他点开评论区,迎接他的却是当头棒喝:
“哈哈哈哈洗耳朵不懂力学和舞蹈还硬拽,太丢人了吧?”
“国家队大佬亲自下场了,你再舞啊!”
“快快快,传送门在这,看你有什么好说的!”
洗耳朵人都傻了,顺着评论区留的链接点了过去。
“握草”
他脑海中就只能闪过这么两个字。
几十条图文并茂的微博出现在了他的眼前。
那个账号的认证还是“苍松翠柏广场舞大队”
映入眼帘的开头就是:
转发:民俗协会-蔡錚:修四在青龙表演的舞蹈段落是我编的,我退休前是英歌舞的认证传承人之一,你说我编的不是英歌舞?不服,憋着。
洗耳朵:???
属实是降维打击了!
但这还没完。
转发:民俗协会-蔡錚:英歌舞的表演技法有千千万万,与其不同的锣鼓搭配、节奏、音色、起承转合,都有密切的关系!
其中更是大锣、小钹、月锣等等组合多了去了,可以说,有一种编曲,就有一种英歌舞!
而且,英歌舞分为节奏,有慢中快三种,慢板稳健,能体现出角色的内心世界,中板则是刚劲、大方,有气势,快板热烈、气势如虹,这就是卓小友刚刚那张图表演的片段。
”
还有你说的那些动作,这都是不同槌法、武术步型步法的变式!
这叫虎槌、这叫活槌、这是半花槌……这不都是他们表演中用的吗?
洗耳朵傻了。
这个苍松翠柏是什么来头,怎么直接转发了这种大佬的评价?
不对,这种大佬怎么会突然出现来锤他?
转发:民俗协会-宝儿:乔、叶二位小友所表演的是改良过后的《荆河戏》,《五台会兄》选段,本就是以武戏出名的戏种,刚刚的动作是脱胎于拗军马,二位完成度极好。
转发:民俗协会-王芃:舞龙则是来源于星子舞火龙,这里面的学问可就大了,四个人完成的超乎我们预期,其中这个动作……
之后,各位大佬还用各种配图,完全分解了修四的动作,让所有看推文的人都能明白每一个动作是由何演化。
最后,杨大爷还借助自家广场舞官博,对修四提出了高度赞扬。
苍松翠柏:为了短短一分钟的表演,他们不眠不辞的训练,就怕给彼此丢脸,这样不叫偶像,什么叫偶像?
而且,民俗艺术本就是现今娱乐界的小众,不论是很多网友的单纯模仿,还是创新,我们都应该欢迎,只有让民俗走进大众视野,百花齐放,才能焕发新生!
洗耳朵看完感觉人都没了。
评论区更是一片叫好声。
“天呐,你们看修四的表演,都花了多少心思啊!”
“原来苍松翠柏广场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