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回 唐长老坐困火云楼 小行者大闹五庄观(2/5)
?中国人怎这等愚蠢!又要老师父奔波劳碌;象我们这里,无经也过了日子。
”猪一戒听了怒说道:“你这两个童儿也忒惫懒,客来全不知款待,只管说长道短,你道家怎知我僧家之事?”明月、清风见猪一戒发作,只瞪着眼看。
唐半偈忙喝住猪一戒不许多嘴,又向明月、清风道:“此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不消论到。
但贫僧久闻镇元大仙乃地仙之祖,道法高妙,今幸便路过此,愿求瞻仰,敢烦二位小师兄通报一声。
”明月、清风道:“既要见家师,且殿内请坐。
但家师近日在火云楼养静,不喜见客。
前日元始天尊到来也未曾会面。
只怕未肯出来。
”唐半偈道:“大仙见与不见,安敢相强?只求二位小师兄通报一声。
”两道童道:“这个使得。
”说完,明月便邀唐半偈殿上去坐。
清风便入内去禀知镇元大仙道:“外面来了四个和尚,说是大唐国王差他去西域见佛求解的,路过此山,要求见祖师。
一个是师父,三个是徒弟,行藏模样,就与那年求经的一般无二。
”镇元大仙道:“那年,那唐三藏乃金蝉子转世,与我是旧识,那孙行者后来又与我八拜为交,故殷勤款待他;今日这四个和尚,知他有来历没来历?我怎轻易去见他!你只回了吧。
若念同是善门,留他一茶一饭足矣!”清风领命,出到殿上回复唐长老道:“家师近日养静,概不见客。
若要相会,候老师父西天求解回来吧。
若是路上未曾吃饭,请坐坐,便斋用了去。
”唐半偈听了,却也默默无言。
旁边小行者早不忿道:“你这师父忒也妄自尊大!我们又不是专一游方化斋的,今日偶便过此,我老师父要会一会,也是一团恭敬之心,怎么躲在里面装模作样不肯出来?”清风笑道:“这位师父说话倒也好笑,你们是释教,我们是道教,又素不相识,偶然到此,又不是特特为家师来的,见也罢,不见也罢,有什么统属相关,上门怪人!”小行者道:“既是释教与道教无统属相关,为何当年唐佛师与孙佛师到此,留他住了许久,又做人参果会请他,今日却这等薄待我们?”清风道:“这话说得一发好笑,各人有各人的情分,你哪里管得许多!”小行者道:“他们有甚情分?”清风道:“你不知,那唐三藏前身原是金蝉子,曾在佛前亲手传茶与我师父吃,是个旧交;孙行者初也无缘,行凶罗唣,被我本师拿住,捆了鞭打,又拿他下油锅,因爱他会腾挪,有手段,又有大体面能请观世音来医活人参果树,两下打成相识,故与他八拜结为弟兄。
有此因缘,故留住许久。
你们没一些来历,怎么争得!”小行者笑道:“若是这等说来,我与你师父就是真真的通家了。
”清风笑道:“又来说谎!且问你:游方和尚家在哪里?就是有家,不过空门,也不能有欲以观俺玄门之窍,却从哪里通起?莫要信口骗人。
”小行者道:“不骗你!我与你实说罢,我就是孙大圣的嫡派子孙。
孙大圣既与你师父为八拜之交,我岂不是通家?”清风道:“这是冒不得的!那孙大圣好大有手段,使一条金箍棒有万斤轻重,被我师父拿住又走了。
你既要充他子孙,也要有二、三分本事。
”明月接说道:“不但孙行者有本事,就是二徒弟猪八戒那柄钉耙,与三徒弟沙和尚那条禅杖,也甚是利害。
”小行者笑道:“原来你们只奉承狠的,我祖大圣既有金箍铁棒,我难道就没有?”就在耳朵中取出绣花针变做金箍铁捧,走出殿外舞了一回,竖在月台上道:“你看这是什么?终不成也是假冒!”猪一戒与沙弥见小行者卖弄,也撤出钉耙、禅杖放在台边,道:“请看看,比当年的可差不多。
”两个道童看见也着惊道:“原来四位师父也不是凡人,既有来历,不须着急。
”清风因看着明月说道:“你可快备斋,请四位老师父暂且用些,等我进去再禀知师父,或者出来相见,也未可知。
”唐半偈忙称谢道:“如此多感。
”说罢,明月就邀唐长老四众到客堂去吃斋;清风依旧走到火云楼见镇元大仙,将前情细细说了一遍。
大仙道:“我方才静观,这些来因已知道了。
若论孙斗战与我有交,他的子孙就是我子侄一般,理该和气待他。
但他倚着后天之强,不识先天之妙,若不叫他费些气力,我仙家作用他也不知。
”因分付清风道:“且去单请他师父来见,我自有处。
”清风领命走到客堂,等他师徒们吃完了斋方说道:“家师闻知俱是知交,就该出见,因一向养静,不敢破例,命我先请唐老师父进去一会吧。
”猪一戒道:“难道我们就进去不得?”清风道:“先师后徒,礼也!不要性急,少不得一个个都要请的。
”猪一戒还要发话,早被唐半偈喝住道:“大仙肯容我谒见,已是天大的情分,你怎敢胡争!”猪一戒方不敢开口。
清风遂领着唐半偈,竟到火云楼来。
到得楼下,早又有一个小童撑开帘子,请唐半偈入去。
唐半偈入到楼中,望见镇元大仙高坐在上面,就合掌膜拜道:“贫僧大颠,谨参见祖师。
”那大仙看见,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