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回 唐长老坐困火云楼 小行者大闹五庄观(4/5)
是放火,为何一时就烧将起来?”明月道:“你不听得这楼原叫做火云楼!自有此楼便有此火,何须又放?你师父与我大仙正在里面谈道,躲些什么?”小行者听了,似信不信。
因与猪一戒、沙弥商量道:“这事却如何处置?只怕师父有些灾晦!”猪一戒道:“那大仙既与你赌斗,不放师父,这火自然是他弄的了,师父断然不妨。
只要有甚法儿灭了此火,不但可救师父,还有人参果吃哩!”沙弥道:“要灭火也不难,岂不闻水能克火,只消借两副担桶挑些水来,泼在火上怕他不灭!”小行者听了,大喜道:“沙弟说得有理。
也不消挑水费力,待我唤将龙王来,叫他下一场大雨,何愁此火不灭。
”猪一戒道:“下雨比挑水更妙,我二人在此看着,你须快去唤龙王来救师父。
”小行者急急跳入空中,掐一个“唵”字诀,念念有词。
早有西海龙王来到,向小行者施礼道:“不知小圣呼唤小龙有何使令?”小行者忙答礼道:“无事不敢奉请,今因五庄观道士恃强,将我师父关在火云楼里不放,却四面放火烧他;我一时解救不得,故请你来烦你下一场大雨,泼灭了火焰,好救师父。
”龙王道:“下雨不难,只是不曾会得风伯、雷神,无以助威。
”小行者道:“有雷恐惊吓了师父,有风倘延烧开一发难灭,都不消得。
只要雨大些,灭了火便是你的功劳。
”正说处,东海龙王也来了。
二龙奉令,将云头低下,直罩在火云楼上,真是龙能兴云,云能致雨。
不一时乌云布满,大雨倾盆。
真是:
忽油忽沛忽滂沱,倒峡嫌微又泻河,
若使仙家无蓄泄,火云楼下已生波。
小行者看见大雨如注,满心欢喜道:“这等大雨,任是天火也定然灭了,莫说这一间楼子。
”便向二龙王道:“雨够了,请住吧。
再多时恐怕湿了我们的行李。
”龙王闻言,遂停云罢雨,起在半空。
小行者道:“多劳了,请回吧,容改日奉谢,我好去救师父了。
”龙王作礼别去不题。
小行者只道火已灭尽,竟直从火云楼顶上落将下来。
不期火云楼烈焰腾腾如故,落下来急了,一时收煞不住,竟落入火中,烧得满身疼满,叫一声“啊呀”,忙忙跳将出去,一身毫毛烧得精光。
幸亏猪一戒与沙弥扶住,替他将身上的余火掸去,因埋怨道:“这样大火,你难道不看见?却跳将入去。
”小行者道:“这样大雨,我只道火已灭了,谁知还是如此。
这雨都下到哪里去了?”猪一戒道:“雨落到火上,就似浇油一般,愈下愈烈,一毫也无用。
”沙弥道:“此火不为水灭,自是仙家妙用。
但火无体,以木为体,我们一顿钉耙、禅杖,将这间烧酥的楼子打倒了,火无依附,自然要灭。
”猪一戒道:“打倒楼子,倘压伤师父却怎么处?”沙弥道:“似这般畏首畏尾,这火如何得消?”猪一戒道:“这火又消不得,他躲在火里又不出来,莫若以火攻火,转自放一把,将他前后观宇都烧将起来,不怕他不出来救火。
待他出来捉住,便好救师父。
”小行者沉吟了半晌,忽想道:“兵法云:知彼知己,百战百胜;不知己不知彼,百战百败。
这大仙既与我祖大圣打成相识,则他的道法自与我祖大圣相敌。
初时,原是我差了,不该与他角口,惹他动起火来。
他既动了火,我又动起火来,不知烧到几时?岂不误了师父正事!当初,我祖大圣原说凡有急难相救,莫若寻他,求他一个面情,与大仙讲讲。
那时大家散了火撒开,岂不妙哉!”猪一戒道:“寻着你祖大圣可知好哩!只怕你祖大圣出入无时,莫知其乡,哪里去寻?”小行者道:“他与我既属一体,便上天下地总不出方寸中。
我有寻处。
”沙弥道:“快去快来!恐师父受苦。
”小行者道:“我去去就来。
”因跳在空中,以心问心,竞驾云往西找去。
真是水乳针芥毫不争差,早望见一座佛宫十分庄雅。
但见:
树树优婆放碧花,层层楼阁护丹霞,
琉璃墙绕黄金路,不是仙家是佛家。
小行者看见佛宫,不胜欢喜,也不管是与不是,就象自家屋里熟路一般,竟往里走。
走到宫中,抬头一望,果见祖大圣端端正正高坐在灵台之上,喜得个小猢狲抓耳挠腮道:“原来是条直路,一线也不差。
”因拜伏在地道:“孙儿履真,谨参见佛祖。
”斗战佛看见,问道:“你既已皈依,为何不努力奉师西行,却转回头见我?”小行者道:“孙儿因遵佛祖前车后辙之训,奉唐师父重往西天求解,不期路过五庄观,被镇元大仙将师父留住在火云楼不放;孙儿与他争论,他竟放了一把火将楼子罩住,不能进去。
孙儿无法,只得召龙王来降雨灭火,谁知雨到火上,转添烈焰。
孙儿打帐用金箍铁棒打坍了他的楼子,断绝六根;又打帐以火攻火,一发烧光他的观宇;又恐怕耽搁工夫,损伤师父,只得忍耐。
因闻他曾与佛祖八拜为交,故特来求佛祖,或是施些法力灭他的火,或是讲个人情放出师父来,解了此结,以便西行,庶可完佛祖从前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