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儒,字文优,司隶左冯翊合阳人士,乃汉末博士,尝拜弘农王郎中令。
儒手持一壶酒,细目微眯,面现诡笑,佯作仁厚曰:“董相国感念殿下禅位明君之德,特遣某献此琼浆。
”其言虽恭,眸中寒芒隐现,似鸩毒藏于玉液,椒房暗涌杀机。
王让自幼侍奉少帝,可谓帝友。
彼观李儒行止,知董卓欲绝后患,戟指叱曰:“殿下仁柔,素无贰心,竖子安敢妄言鸩杀!”
李儒敛容肃立,厉声斥曰:“阉竖悖逆,竟敢曲解相国深恩!”复转身捧觞谓弘农王曰:“饮此灵药,可祛百邪。
”
刘辩推盏拒饮,怒目切齿:“孤无疾!此鸩杀之计耳!”
儒强奉金樽近唇,冷言相逼:“昔为天子尚不能逆天改命,况今阶下囚乎?相国钧旨,岂容违抗?欲辞此杯,莫非要效彭祖之寿?”
唐姬年方二八,与王生死同衾,泣拜陈情:“妾与殿下生死同衾,岂忍独存?”更怜腹中骨血,决意共赴黄泉。
唐姬正色曰:“妾与殿下饮此合卺,以谢董相国厚恩。
”言罢捧盏欲饮。
腹中刘氏遗婴惊觉鸩毒之危,暗呼:“若此浆入喉,孤命休矣!”遂骤伸足猛蹴唐姬腹。
时姬身怀九月,忽遭胎动踉跄,玉山将倾——
左右侍女急搀其臂,王让夺盏掷地,青烟骤起。
李儒拂袖叱曰:“相国仁德,本欲存汝性命,何故自寻死路!”
辩知大限已至,悲歌彻殿:“天道易兮运何艰,弃万乘兮退守藩。
逆臣逼兮命将殒,从此幽明隔重泉!”
唐姬抚腹徐舞,和曰:“皇天崩兮后土颓,帝室贵胄竟早摧。
生死殊途兮长别离,空余孤影泣落晖!”其声凄切,闻者泫然。
辩闻爱妻哀音,五内如焚,惟执手相看泪眼。
当是时也,残阳如血染雒阳,寒鸦哀鸣绕宫阙。
后人有诗叹曰:“玉阶丹墀化蒿莱,龙种凤雏俱可哀。
最是仓皇辞庙日,九重宫阙起风雷。
”
王让侍者皆掩面涕泣,殿中悲声如秋雨绵延。
李儒厉声催曰:“相国府中尚待复命,岂容尔等效楚囚对泣!”
辩取鸩盏谓唐姬曰:“卿本汉宫月,莫作陌上尘。
永诀......”语未尽而喉哽。
儿在腹中暗叹:“父王生前难护至亲,泉下何苦以贞节相迫?母妃茕茕孑立,来日寒衾冷灶......”念及此,脐带亦随悲绪颤动。
唐姬抚腹悲歌:“连理枝断连理劫,比目鱼分比目劫!”忽闻金盏坠地声——辩已仰药而薨,年十八。
青烟袅袅间,唯见少年亲王蟒袍委地,恰似褪鳞白龙困于九重丹墀。
唐姬抚尸恸哭,罗裳尽染血泪。
腹中刘民虽悲父王薨逝,然更忧母妃仓促间未取遗珍——但觉母腹微颤,知唐姬正摸索父王遗躯,急以手足躁动相催。
“早知今日,何苦怀此孽障!”唐姬抚腹嗔怒,忽触得刘辩脊背藏有绢帛,犹带余温。
悲怆之际欲搓帛为索,却闻王让疾呼:“娘娘且住!此乃高祖秘藏之《山河社稷图》,金鳞岂是池中物,他日少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