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3/5)
。
因此我家老爷连忙驾船在泉州靠了岸,让小人来将这事汇报给官府,请府衙派个人去船上看看情况。
”
见他说得有鼻子有眼睛的,小孟有点拿不定主意要不要相信他,正好李老四回来了,他连忙喊道:“李叔,李叔,这人说发现了太子殿下。
”
李老四走过来,上下打量了中年人一眼,挥挥手像赶苍蝇一样:“又是一个想赏银想疯了的?太子都失踪一年了,还能被你找到?赶紧走,再胡说八道,小心打你的板子。
”
中年男人连忙点头哈腰地说:“差爷,误会,小人乃是苗记商行的管事,怎么会做出骗银子的事?小人所言句句属实,若有半句虚言,任凭差爷处置。
还要劳烦差爷通知一声府衙,否则,若是怠慢了太子殿下,你我可都担待不起啊!小人主家的船只现在就停靠在泉州,差爷可随时去查看。
”
李老四见他就只差赌咒发誓了,终于正视起了这事,先上下打量了一番这个中年男人,男人的衣服八成新,都是棉布,上面没有一寸补丁。
这身衣服也能值个上百文,瞧起来是个体面人,应该不是那等骗钱的泼皮无赖。
只是这事太离奇了。
太子都失踪一年了,这又突然冒了出来,真实性大打折扣。
就在李老四纠结不已的时候,一个小商人出城,正好看到他们,顿时眼睛一亮,跑过来套近乎:“哎呀,王管事,您怎么来了?”
李老四看到对方殷勤的态度,抬了抬下巴问道:“其掌柜,你认识?”
其掌柜显然也跟李老四很熟,笑道:“原来是李爷,认识,这是苗记商行的一名管事,小人去广州做买卖的时候有幸见过王管事一面。
”
李老四对其掌柜熟得很。
对方是泉州的一家布庄的东家,生意不算大,但祖祖辈辈都是泉州本地人。
他不可能联合外人作假欺骗自己,否则得罪了府衙和他们这些衙役,其掌柜一家以后在泉州就难混了。
排除了作假的可能,其掌柜对中年人这么殷勤,对方的生意估计做得不小,又有船队,那肯定不缺这点赏银,更没撒谎的必要。
莫非还真的找到了那位太子殿下?
李老四心里还是有些存疑,但又怕对方说的是真的,他眼珠子瞄到了旁边傻愣愣的小孟,一个念头涌上了心头,当即推了推小孟说:“快,去府衙禀告大人。
”
小孟没多想,拔腿就往城里跑,直奔府衙。
进了衙门就迫不及待地嚷嚷道:“大人,大人,找到太子殿下了,找到太子殿下……”
许正刚审判了一桩案子,身上的官服都没来得及脱下,正准备回后衙歇一歇喝口茶就听到这声音,当即蹙眉:“什么人在外面瞎嚷嚷,带进来。
”
衙役赶紧去将小孟拉了进来。
一看到许正坐在堂上,小孟赶紧跪下,激动地说:“大人,太子殿下找到了,找到了……”
许正猛地站了起来,疾步走到小孟身边:“你听谁说的?消息准确吗?”
小孟将事情的原委说了一遍,还不忘捎上李老四:“李叔让小人回来禀告大人的。
”
许正瞥了一眼小孟。
小孟年轻不经事,上当受骗的可能性很高,但李老四不一样,他可是衙门的老油条了,没几分把握,不会让小孟回府衙禀告。
这次新冒出来的线索,恐怕有几分真实性。
只是太子都失踪一年了,现在又突然冒了出来,这事未免有些蹊跷。
罢了,是真是假,去看看就知道了。
许正当即命人准备了马车,出城后又让人将王管事叫来,询问道:“你确定是太子殿下?”
王管事连忙行礼:“不敢欺瞒大人,小人虽是来自广州,但不曾见过太子殿下。
倒是我家掌柜的,曾远远见过一面太子殿下,他说很像,而且对方还有圣旨。
”
许正点头:“上车。
”
“啊……”王管事吓了一跳,“这怎么使得,小人卑贱,岂可与大人共乘,小人就在后面跟着!”
许正蹙眉:“上来,本官有话要问你。
”
王管事这才局促不安地上了马车,佝偻着背,脑袋还是顶到了马车上。
正好车夫驾车出发,马车一晃,他脑袋撞在了马车顶的木板上,发出砰的一声。
“坐下!”许正指了指对面的小凳子,然后直接问道,“跟本官说说你们遇到太子殿下的过程,详细点。
”
王管事两只手紧张地放在膝盖上,缓缓开了口,开始还有点结巴:“最近海上大雾,前天我们的船只在海上短暂地迷失了方向,看到了一缕金光从浓雾中隐现出来,于是……太子殿下说他们是去年为躲避海盗在海上迷路,误入了那座荒岛上,因为船坏了,没法回到岸上,只能暂时安居在海岛上。
他们在岛上建了临时的房子,还用大贝壳树叶收集露珠。
小人等上岸时,他们正在用大贝壳煮食物,上面盖了一个贝壳,说是凝聚的水珠就不咸,可真神奇……”
说到最后,他竟夸起了太子一行。
许正悄无声息地观察王管事。
他说话的语气诚恳,眼神真挚,叙述事情并不像是背的,找不出作假的痕迹。
他哪里知道苗掌柜为了保住这个秘密,谁都没告诉,一行人中只有他自己知道是怎么回事。
而且这次苗掌柜还特意带了一群从未见过刘子岳的伙计。
“太子殿下还好吗?”许正又问。
王管事想了一下,似乎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