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4/5)
臣身侧有冰块,后排的低阶官员只能受着。
这种天气议事,延平帝的心情也非常暴躁。
朝会进入到尾声,大家都快解脱时,京城府尹牧福却站了出来道:“陛下,昨日有人在衙门口敲鼓鸣冤,微臣将其召入堂中问话,发现此事极为棘手,还请陛下定夺。
”
说着恭敬地伸出了双手,举起了诉状。
延平帝冲邬川点了点头。
邬川将诉状取了过来,递给延平帝,眼角不小心瞥到了上面的内容,顿时骇得张大了嘴,难怪牧福不敢处置呢,只怕这朝中又要出大事了。
大臣们看到邬川的动作,都有些惊讶,纷纷在心里猜测到底是什么情况,以至于让邬川这样的老人都失态了那么一两息功夫。
延平帝接过诉状一看,原本还算和气的脸立马拉了下来,嘴唇紧抿,捏在手中的信纸直接被他戳了一个洞。
听到刺啦的一声,大臣们更加确定,只怕又是坏消息了。
庸郡王瞥了一眼楚王,见楚王眉宇间难掩得色,当即猜到这纸诉状是什么了。
钱家果然是厉害,都不出面,直接让那对兄弟到府衙状告晋王,到时候也不会牵扯出楚王和钱家。
既把晋王拉下来了,还将他们的干系撇得干干净净的。
钱茂做事就是老练。
延平帝看完信气得胸口剧烈地起伏,怒问:“那二人现在在何处?”
牧福听到这里便知道延平帝是不打算袒护晋王了,他连忙道:“回陛下,那两人在宫外候着,等候陛下的召唤。
”
“将人带进来。
”延平帝对邬川说。
邬川连忙出去传令。
殿内相熟的大臣们互相递了个眼色,纷纷猜测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又让陛下如此震怒。
傅康年感觉有些不妙,冲陈怀义眨了眨眼。
陈怀义也不清楚发生了何事,轻轻摇了摇头。
大殿上不便交头接耳,傅康年只能按捺住心底的不安,耐心地等着。
晋王这段时日什么都没做,这事应牵扯不到晋王头上。
很快一对年轻的兄弟就被带了上来。
看到他们,傅康年当即色变,藏在袖子下的手轻轻发抖。
这不是他派去泉州打探太子消息的吗?怎么会出现在这里。
陈怀义看到他的表情,就知道这事跟晋王有关。
也不知道晋王又在背后偷偷谋划了什么,让傅康年如此紧张。
延平帝怒瞪二人,扬了扬手里的诉状:“这张诉状,可是你二人所写!”
兄弟俩磕头结结巴巴地说道:“是,是小人所写,陛下,小人兄弟自小就是孤儿,被晋王的人收养长大,然后派小人二人去替晋王办事。
太子在泉州出事后,小人兄弟便被派去了泉州打探太子的消息,小人本以为晋王是关心太子,但是……”
说到这里,他冲着傅康年露出了仇恨的光芒。
“小人兄弟无能,在泉州两个月仍没找到太子。
这时候却被人用接头的信号骗了出去,说是发现了太子的踪迹,等小人等到了之后,他们就对小人们大开杀戒,小人这条胳膊便是因此被人砍断的。
多亏小人兄弟二人脚程特别快,当时又是天黑,这才躲在巷子中逃过一劫,偷听到他们的对话,他们说太子已死,不能放过小人兄弟这样的知情人,要在泉州城内地毯式搜查。
小人兄弟混在粪车中这才得以逃出城!”
听到这番话,傅康年大骇,连忙站出来道:“陛下,他们血口喷人,完全没有这事。
他们二人是微臣派出去的,微臣也是见陛下为了太子的事日夜忧思,不得安眠,故而派人去打探太子的消息,希望能早日找到人,免得陛下惦记。
因怕没消息,让陛下失望,因此未敢提前告知陛下,请陛下明查。
”
延平帝不怒不喜地看着他:“是吗?”
傅康年跪地发誓:“陛下,微臣所言句句属实,绝无半句虚言。
微臣就是吃了熊心豹子胆,也不敢对太子不利,况且当日,微臣也是支持太子殿下的。
”
延平帝没理会他的辩解,目光再次落到那兄弟二人身上:“你们可还有证据?”
兄弟二人不断地磕头:“陛下,小人句句属实,绝无半句虚言。
小人兄弟是孤儿,晋王还收养了成百上千名孤儿,仅小人兄弟认识的便有上百名,这些人都被派出去办各种事,还有进宫的。
”
听到最后一句,傅康年差点气得昏过去。
这种话陛下还能听得!
果然,延平帝的脸又黑了一圈。
他实在想不明白,这些孩子都是他们精心培育长大的,从小就给他们灌输忠于晋王的思想,怎么会临时叛变,还抖落出这些要命的东西。
“你们孤儿培养的地方在哪里?都认识什么人,知道派去了哪里吗?这些人有什么特征?”延平帝问道。
邬川会意,连忙让太监拿了纸笔去兄弟二人面前,他们说,小太监就记录下来。
一时间殿内只有兄弟俩说话的声音。
庸郡王满意地看着这一幕。
这事闹出来,晋王怕是完了,下一个就轮到楚王了。
他瞥了一眼兴奋得脸都红了的楚王,轻轻勾了勾唇。
傅康年每听到一个名字,就恨不得将这两个兄弟给弄死。
晋王党的其他官员也都一副惶恐不安的模样,陈怀义也装作皱眉,恼火地瞪了兄弟俩一眼。
在兄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