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1/2)
横波抿唇而笑:“这样也好,我看这些天小主也疲乏得紧了。
”莲真面上微微一红,便不再说话。
晚上御膳房送来的是椒末羊肉,松籽丸子炖白菜,熘鲜蘑等菜色,小厨房又另做了木樨糕子汤,莲真的胃口倒似比往常好些,进了半碗香米饭,又吃了一块紫米糕。
一时用膳毕,小宫女宜雪和宜晴端了茶和水进来,莲真漱了口,净了手,方接过宝贞递过的一盖碗茶,微笑道:“今天的菜不错,你们就着这些就在这里吃了罢,省得折腾了。
”
宝贞和横波答应:“是。
”
莲真又指了指那盘几乎未动的燕窝锅烧鸭丝:“这个送给珠蕊去吃。
”
横波见她放下茶盏起身,忙道:“小主要去哪儿?”
“我想一个人出去走走,你们只管吃你们的。
”
横波道:“这怎么行?”说毕便要放下碗。
莲真忙笑着拦住:“我在这里,你们都不敢坐着吃饭的,我只在近处走走,你尽管放心。
”
外面月色明朗,柔光似水银般泄了一地,莲真心情极好,可是回头看看那缩头缩脑,鬼鬼祟祟的小介子时,又有些无奈,她美眸一转,便往那花木更深,绿荫更浓处走去。
上苑占地极广,其间精巧假山堆叠,潺潺流水环绕,亭台楼阁星罗棋布,千万条彩石路纵横交错,在奇花异木掩映之下更觉曲折幽深,有如迷宫一般,莲真身影只转了几转,小介子便再也找她不着,一时急得满头大汗,四处张望。
莲真回头看了看,已无人跟着,唇边露出一丝调皮的笑意,脚步轻快,踏着一地的银光往前走,但觉空气中暗香浮动,周围的花草树木如被笼罩上了一层薄如烟雾的轻纱,那朦朦胧胧的感觉使人有如履仙境之感,欣喜之下便有些忘形,不知不觉便走得远了,连自己也不知到了何处,心下正是踌躇,忽听袅袅悠悠,悠扬婉转,不知哪里传出一缕箫音来。
“咦,谁在吹箫?”
她心下诧异,那脚便由不得自己,不知不觉去寻找那箫声的源头,可是那箫音似左似右,忽远忽近,她从这条路绕到那一条路,极目张望,四处徘徊,始终找寻不着,最后到了太液池畔的一个亭子边上,箫音突然停了,莲真微感懊恼,也觉得有些累了,索性走进亭内,倚着栏杆稍作歇息。
四周一片静谧,碧蓝而明净的夜空中,冰轮如镜,天上一轮皓月,池中一轮皓月,交相辉映,那带着秋意的凉风一阵阵吹过,水面粼光闪烁,如碎银般散落耀眼,令人神清气爽。
莲真感受着这般良夜美景,心下正是欣喜,耳畔箫声却又响起,忍不住再次驻足细听,那箫声却是呜呜咽咽,如泣如诉,比起之前,凄凉之意大盛,在这般静谧的夜里听来更觉摧心动肠。
莲真扶着栏杆,不由得合着乐拍,轻声低吟:“辛苦最怜天上月,一夕如环,夕夕都成玦。
若似月轮终皎洁,不辞冰雪为卿热。
无那尘缘容易绝,燕子依然,软踏帘钩说。
唱罢秋坟愁未歇,春丛认取双栖蝶。
”
这套蝶恋花是首悼亡词,和着凄婉箫音吟至最后一句,莲真竟然忍不住堕下泪来,那吹箫之人似是悲痛难当,吹至最后无力为继,就此生生断了。
莲真呆了好一会儿,一阵清风拂过,才回过神来,她拭去眼角的泪水,心下愈加奇怪,在这深宫禁苑,谁在发此悲音,她又为了谁心碎欲绝?可是茫然四顾,月光凄清,花影摇动,又哪里看得见半个人影?
莲真虽谈不上跟吹箫的的人有相同心境,此时一腔思乡之情却硬生生被箫音给勾了出来,想起金陵故里,爹娘容颜,伤心愈发不能自抑,她双手紧抓着栏杆,盯着太液池中那半池残荷,半晌,发出一声低低的叹息:“年年越溪女,相忆采芙蓉。
”
身后突然传来一个清澈的声音:“你想家了么?”
莲真这一惊非同小可,连忙回过身来,只见一个身着月白色宫缎长衫的人临风而立,衣袂飘飘,恍若月光下的仙子,她怔了一怔,便拜了下去:“嫔妾见过皇贵妃。
”
“起来吧。
”
莲真见了她,似有些手足无措,站起来,默默站到一边,皇贵妃望着远处幽蓝的天空,也不说话,两人之间静默了好一会儿,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