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1/2)
一直到走远了,解氏身边的宋妈妈才道:“夫人,您总算是想通了,其实趁着年轻,您若是再生一胎,又有什么不好?”
“不是这个,我已经有了窈娘了,比旁人都好。
”有些话就是和心腹也未必能说。
再者,她之前夭折过两个孩子,都说她克孩子,唯独窈娘出生后,生的那样好,还有算命先生批命说她“福慧双全”,解氏总算才松了一口气,从此她再也不愿意这样担惊受怕了。
又说这一日颜应祁过去大房了一趟,甄氏带着殷、冯两位姨娘摆饭,甄氏还笑道:“大爷爬山爬累了,今日特地把饭菜弄的丰盛了些。
”
冯姨娘娇俏笑道:“大爷的腿可还酸痛?要不要等会儿喊人过来推拿一番?”
颜应祁道:“已经冰敷了,好多了。
”说完又让甄氏坐下用饭,让冯姨娘和殷姨娘先下去。
一直到这个时候甄氏都觉得还是恢复以前了,她端庄自持,但有个冯姨娘可以拉拢丈夫就够了,显然解氏那边到底也老了,拢不住丈夫的心。
因此甄氏还和颜应祁说了自己儿子颜景文业师的事情:“我听景文说他的业师回家奔丧了,这段日子都在家休息着?”
颜应祁点头:“过几日让景文拜在澜沧先生门下就好,这澜沧先生当年也是看景昭聪明,才收入门下。
现下也是听景昭引荐,才愿意也收景文,过几日正式行了拜师之礼就好了。
”
甄氏松了一口气,但又隐约有些担忧,明显丈夫对颜景昭的评价是高于自己儿子的。
再过几年,儿子即便下场能有秀才功名,颜景昭可能会中举甚至进士及第,差距就很大了。
颜景昭原本就有三房的资?α????????и:щ??щ.???????.?????源,日后如果还有丈夫扶持,前途自然不可限量。
他这样的遮天蔽日,谁还会记得自己的儿子?
更没想到的是颜应祁还道:“这几日我都去三房那边,大哥儿那边的亲事还得我在那边。
”
甄氏心下一紧,她知道颜应祁是随口敷衍她的,实际上应该是被解氏勾引住了,如果解氏只是个普通妾侍,和殷姨娘还有冯姨娘似的,她不会有任何的想法,可解氏……
她若是和以前那样不争宠,依旧那么轴倒好,若是现在打算争宠,那就别怪她了。
第005章才干不在于身份
这是窈娘爬山后次日来学堂,果然路上倩娘和莹娘都没等自己,她也能够预料得到。
以前爹娘都不在一起,爹带着大夫人一行都在京中,娘在金陵,自己则和祖父母在西北,如今都回来了,爹也专程过来娘这边,她们肯定会看不惯。
果然,她坐定后,倩娘和莹娘姗姗来迟,倩娘倒是对她微微一笑,莹娘却对她视若无睹。
莹娘对她视若无睹,窈娘当然也对她视若无睹。
学堂里莘婉因为身体不适请假了,颜如贝畏热,来了之后总是拿帕子擦汗,倒是赵芳没有什么站队和派系之争,和窈娘也谈天说地。
好在这个时候余先生过来了,他今日教的并非是诗书,而是作画。
余先生笑道:“画画自东汉以来,就专门有‘鸿都门学’,一直到本朝,甚至有人靠画画还成为了锦衣卫。
如今的书画家,也分为两种,一种是文人书画家,一种是画工画,也就是画师。
”
“敢问先生,这两者有何区别呢?”窈娘不懂。
余先生解释道:“文人画大部分画画不是为了功名利禄,是兴之所至,信笔拈来,承载的是亦忧亦乐,表达的是真性真情。
而画工的画却是以绘画谋取生计,自然是不同。
而诸位小姐学画是为了陶冶心情,不比画工谋生,况且大家千金学君子之六艺,尤其诗文、绘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