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章(1/2)
周福全吃力的撑着长长的三十六竹骨绸伞跟在二人身后,大殿里头的侍膳总管太监见皇帝起身,赶忙喊了一声“撤――――”
声音的调子拖得长长的,泛着安宁慵懒的意味。
皇帝都离开了,这宴席自然就散了。
众位嫔妃侍女们不能越过皇帝去,只得齐齐跪在殿外恭送圣驾。
大红宫柱和窗棂缝隙透出暖红的烛火,光影铺在青石阶上,满目斜风细雪,湿润冗长,石阶柔润的泛着青黑色的湿漉色泽。
大绸伞遮不住雪,就有小小的雪花沾在眼皮上,清清凉凉。
江采衣看着皇帝碎光中弧线优美的下颌,忽而就有些眼酸,眼前恍然模糊了一片清淡水光。
……想不到,你竟然这样高兴,这样高兴。
她在他的怀中,只有她能感到他手臂的细微颤抖,能感受到他异乎寻常的心跳,能感受到他颈侧陡然升起的灼热温度。
世间有一种感觉,无法用言语形容……可我知道,这一刻,我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爱你。
……
被捧凤凰一样捧回紫宸殿的龙床,江采衣满面红晕的靠在品红大提花背垫上,仰头看着床畔挽着纱幔,艳色逼人却神色凌乱的皇帝陛下。
小心翼翼的侧坐身旁,沉络几次举起手想要碰一碰她的小腹,却停在半空中,犹豫着不敢放下。
“他还很小,”江采衣眨了眨眼,握住他的手缓缓贴近肚腹,然后轻轻把他的掌心贴在了小腹处,一阵暖热,“皇上,我也是昨天才刚刚知道。
太医说……长得很好,脉象又沉又稳。
”
太医院老医正是几十年的杏林高手,这么早的孕息,一般的大夫是诊不出来的。
不过,江采衣这一胎脉象清晰稳健,她又嗜酸,望闻问切一番,便毫不迟疑下了定论。
殿外,宫人见起了雪,忙忙的收了窗,拢了门。
雪花堆了薄薄一层在窗棂上,润白晶莹,细雪敲在明纸上,发出盐粒般的沙响。
不知道是哪个小宫女惊喜的叫了一声,“快看!红梅开了。
”
殿内,一片静谧。
沉络眉目间温柔的不可思议,轻轻覆着那个小生命生长的地方。
父母对于儿女的深情因何而起?何时开始?恐怕没有人能够确切说得出来。
这一种感觉难以描画,骨血的魅力沿着指尖蜿蜒而上,满满充斥着胸腔。
少年登基的那一刻,君临天下的那一刻,于沉络而言,全部加起来也渺然如烟,此刻,没有什么比得上掌下那一片温热的脉动。
这小小的孩子,不仅是北周的皇嗣,不仅是承载了皇家寄托于期望的皇子,更是他的爱人和他最紧的牵系,一个具体的、实实在在的生命。
灯火星星,人声杳杳。
殿外,冬日的寒梅挣开花托,绽开花瓣,怒放出一片烈艳的热闹盛景。
殿内,烛火如水,新的生命在父母的欣喜和期盼交织中,慢慢生长。
******
这一晚,没人睡得好觉。
第二天打早,宫里便是一派忙碌景象。
太监宫女们全部早早起身挽起袖子干活儿,把宫里积着的冰雪全部统统打理干净。
凡是宸妃娘娘要走的道,必须日日撒盐,再用热水泼过几遍,保证半块冰也不会结才行。
皇帝亲口下旨,不许宸妃再坐人抬的轿辇,免得轿夫脚滑跌跤,改用四轮铜轴马车。
内务府总管特别体人意,知道皇帝陛下的意思,立马举一反三,将御花园里滑溜溜的鹅卵石、绊脚的尖锐景观统统收起来。
哪里的路崎岖难行了?立刻大青石板夯实垫平!湖畔水边,派人目不错珠的盯牢!太高的楼阙,暂时封掉!老旧楼梯全部拆掉,换成铜铁箍木结构!――――有钱,任性!
撒在外头的御医也全部召回宫内,各式各样的药材食材流水一样涌入太医院和御膳房,太极宫特意辟了个偏殿,住着宫里最有经验的老嬷嬷们。
这阵势摆下来,不用内务府通知,各宫小主早就吓得人人自危,谁也不敢在宫里随便乱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