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3/3)
“有什么不成的?”
阿宁一跺脚:“哎哟,你当这里是大户人家的后院呐?跟着娘子伺候一辈子也无妨?我就实话与你说,月恒姐姐都多大了?今年三十一了呀。
她还能做几年?退下来最多不过是个教头,她又不会做人,说句到家的话,徒弟也不怎么会带。
自己技术好,但带出来的一茬不如一茬。
若是日后哪个弹琵琶的比她会带,她又何去何从?她尚且保不住自己,你跟着她又有什么用?你不觉得最近点她的人少了呀?”
“呃,是啊,最近好像没那么忙了。
”周幸也奇怪,最近怎么人突然就少了呢?
阿宁一点周幸的额头:“欢欢出师了!又年轻貌美,又笑靥如花。
便是琵琶差着些,谁又是来这里光听琵琶的!你再不努力,仔细丢你去大堂扫地!”
一番话吓的周幸冷汗直冒,她不怕去大堂扫地,但粗使的钱真的很少啊!她拿什么去练字?上辈子吃没文凭的亏吃的够惨了。
这辈子好容易有机会学习,她还没学够呢!再说,就算她想脱身,那也不是从粗使脱呀。
京城教坊司归礼部管,她们想要从良得礼部官员批准。
你个大堂扫地的,上哪去见官人?谁搭理你呀?苦逼了!赶紧抱起琵琶拼命去!
事实证明周幸不傻,至少在学习能力上并不比别人差,不然上辈子高考也不至于考的那么好了。
她只是不知道学琵琶的重要性,既然知道了,肯下苦功夫,便是天赋差点,还有勤能补拙这一说呢。
只要不奔着行首去,估计只当女伎是没问题的。
这会儿她才虚岁十岁,教坊司没那么容易放弃她。
只是目前她小人物,还没到被上头关注的地步。
这样一来周幸的日子就更忙碌了。
洗衣扫地不算,一天临帖要那么多张才能保证字不变成狗爬;算盘要时常练习才不至于手慢脚乱;一个合格的女伎还得有点墨水,读书是实在没时间,只好练字的时候边抄边记。
一些要背的文章就先抄一遍,带到洗衣服的地方边洗边看,反正还是她自己抄的,弄坏了不心疼。
此外还要管理月恒的账目,还要练习琵琶背诵曲谱,怎忙乱二字了得!
一片忙碌中,迎来了六月十六,正在抽空拯救濒临死亡的绣花技艺的周幸接到同事的友情通知你妈来了!
一晃半年不见,周娘子在专门接待的房间等的惴惴不安。
不知道女儿过的好不好?不知道女儿恨不恨她?哎哟,半年不见,真是做梦也想见女儿。
好容易等到农闲才得空,不知道她怎样了,有没有挨打?吃不吃的饱?正胡思乱想,忽一个标致的小姐一掀帘子,她本能的站起来打招呼,对方却先开了口:“娘娘怎么有空来?”
周娘子吓了一跳,怔怔的盯了自家女儿半晌,这这这是她家大娘!?
“娘娘?你怎么了?”
周娘子醒过神来,伤感的眼泪都吓了回去,语无伦次:“你你……还好好……长高了!”
周幸点头:“嗯,高了一点。
爹爹可好?嫲嫲呢?四哥病好了么?”
周娘子勉强找回了点状态:“好,都好。
四郎没事了。
”把“可怜我的儿”这句感叹生生咽了回去,闺女长的白白胖胖,实在跟可怜不搭边。
秦嫲嫲真好人,给闺女找了个这么好的地方,可惜少生了几个女儿。
乡下人进城多少有些拘谨,周幸也不在意她娘的慌乱。
只继续问道:“我捎回去的书,四哥可看了?”
“看了看了!什么天地玄黄、宇宙洪荒的,我也听不懂。
秀才夸他聪明呢,好一本书都背下来了。
就是学费收了三百个大钱!只是大娘啊,背那个有什么用呀?四郎被兄弟好一阵笑话!”
“笑话什么呀?”
“也没什么,就是嫌弃他玩的时间少呗。
”
“学了好,日后到东京来捡钱。
”周幸道:“识字的人,工钱多的七八贯一月的都有。
少的也有一两贯,比去做苦工种田都划的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