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4/4)
又好记。
两家铺子隔着一条风道,各占一边。
规划上来讲,二楼却全做了羽绒服的生产工厂和宿舍,阁楼做仓库,顶楼是晒场。
夫妻两个可以一边顾家一边顾生意,好奢侈的装备!
恰在此时,李二十一叔的鹅毛也送来了一些。
买卖鹅,当然大部分是生的。
李二十一叔的办法是把有用的毛都给剃了!横竖他是卖给相熟的酒楼,人家也不在意鹅长的是不是顶顶好看。
没有毛的鹅更能看出好歹来呢。
也有卖给干货铺子的,就更加了。
那边恨不得你把鹅都替他杀了。
他自己也在集市上弄了鹅肉摊子,杀好的鹅剁开来,跟猪肉一样论斤卖,内城条件中等的人家最*。
横竖他有渠道,鹅毛便大部分掌握在自己手中。
当然也有整只鹅卖出去的,这些丢掉的鹅毛实在没法细究。
好在东京闲汉奇多,从闲汉手里买怕也不难。
只是如今还没开铺子,不知道销量如何,没必要用到这一招。
中秋乃果子铺一年里生意最好的时节,没有之一。
过年并没有规定要吃果子,着重点还是在饭菜上头。
而中秋则是必须吃月饼的,当然此时叫月团。
月饼要用到烤箱,不像粽子那么好做,想要做的好吃不容易。
大部分百姓家也懒的动手,多半是去各大果子铺买了来。
趁此良机,麦香村开业大酬宾了!
开张之前周幸就没闲着,中秋乃传统佳节,发展到现在月饼的花样已经五花十色,什么口味都有。
但传统的月饼有一点不好,就是太大个了。
多半四个为一斤,看起来固然体面,吃起来负担却不小。
谢家做的并不是底层老百姓的生意,中层以上没那么缺衣少食,很多时候月饼都吃不完丢掉,或者硬塞下去。
是以很多人到中秋,是看着月饼就愁。
到周幸穿越之前,因物资的极度丰饶,月饼越做越小。
想来这个到底繁华的东京也可以通用。
麦香村今年的主题乃“繁花似锦”,只推出各色鲜花月饼,别的一概没有。
任何一家果子铺,都必须有自己的特色。
做杂了便又成了好又多,费力不讨好。
如今茶果子已经流行到各个角落,早不是他们家的优势。
谢威和周幸便拿鲜花做噱头,定下了基调。
月饼做的特别小个,只有鸡蛋大小。
按照月饼的口味,分了四种颜色的包装。
跟别处的月饼不一样,周幸家的月饼几种包装可以拼成了十分华丽的图案,再用精致的藤盒包好,外面再有考究的封条和装饰。
整个看起来犹如一件艺术品!没错,周幸卖的就是礼盒装,散的压根就不卖!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并不是一句谎言。
论勾心斗角,古人比现代人怕还强些;论文学造诣,批量化生产的现代人更不如古人。
但要论见识,几千年的鸿沟可没那么好跨越。
周幸的团队并不是这个时代最强的,可是她和燕绥见过的东西却是这个时代最多的。
谁说月饼一定要做成传统的模样?千层酥包的玫瑰花馅,印上传统的纹样,我说它是月饼,它就是月饼!好追求新鲜的北宋人欢快的接受了新产品。
因产量有限,没买到的人捶胸跺足。
周幸可没本事搞饥饿销售,可目前就产生了这样的效果,麦香村内城的第一炮打的很不错!
中秋这日清晨,周幸才打开店门,就见一眼熟的身影戳在门口。
定睛一看,竟是柳永!惊喜的跑至跟前唤道:“柳郎!?好久不见,你一向可好?”
☆、故人
柳永哪里还认得出周幸,眯着眼睛瞧了半天,只觉得眼熟。
东京城里认识他的人多了,也不在意周幸仿佛很熟捻的语气,只笑问:“闻得娘子家的鲜花月团煞是好吃,娘子可还有货?”
周幸抿嘴笑道:“柳郎倒不认识我了,我是幸幸呀!月恒娘子的小女使,我的字还是你教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