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1/2)
“对,就是她。
姐俩都被娘家人逼死了,娘娘气的摔了好几个茶碗。
自打那次,再有伎人的家人闹事,一律打出去。
说来我们都是卖断的奴婢,早不该认本家。
只是法外不过人情,大家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哪知人心不足蛇吞象,卖了一回便想趁着吃一世。
若是人人家都如此,教坊岂不得亏死?娘娘便重新定了规矩,如今我也不知他们好歹了。
真是,何必闹到这一步?”
“不吃亏哪能长记性?”谢威抓着周幸的手道:“你也别急,我那里来往的人客也多,替你打听一二再告诉你。
”
“无妨,我也死心了。
”
谢威不赞同:“别这样,别跟我一样后悔莫及。
”
周幸单手捂着眼睛道:“那又要我如何待他们?一家人斗这样拙劣的心眼……若有个明白人,便是私房都把他们又如何?只是……只是……”
听到这话,谢威犹如被针扎了一下。
娘娘的慈爱与偏心历历在目。
若自己当初脑子明白,以母亲的心思,怎肯答应招赘?世人皆知赘婿靠不住?可靠不住的赘婿都比他还强,当时到底没用到了什么地步啊?苦笑,现在似乎也好不到哪里去。
娘娘是否也像周幸现在这样怒其不争?可笑他未离家时,还那样幼稚的伤她的心。
如今却……再也见不着了,连磕头说句对不起都没机会了。
如恒啊如恒,你自幼聪明,只望你把家业好好继承下去,生的满堂儿孙,也不枉爹爹一世辛劳……
彼此家里都是说不清的事,心情急转直下。
谢威见状忙道歉:“都是我不好,招的你不开心。
”
周幸摇头:“罢了,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想那么多也没用。
我这就回去了,你自己注意身体吧。
”
“我送你。
”
“不必。
不然你又要自己走回来。
”
“横竖我也是闲着,你一个人走这么远,路上又没人,叫我如何放心?”
周幸不再客套,两个人又晃到街上,途中谢威怕她饿,死活摁着她吃了两个糖香芋。
舌尖还留有砂糖的余味,不由想如果一定需要在北宋成家立业的话,眼前这个对象还真不错!
谢威见她发呆,问道:“怎么了?可是吃不惯?”
周幸摇头笑道:“第一次吃,味道不错,值得回味。
”
“没吃过?你不是乡下人么?”
“乡下没糖,没吃过蘸糖的!”
谢威笑了,直道:“你若爱吃,十六我去瞧你,带几个去。
”
周幸嗔道:“唉!初二、十六是女眷来探,你进去几回就真当自己是女眷了?仔细娘娘抽你!我们娘娘算管的松了,你看右教坊,那真真就是板板眼眼按着规矩来。
只是我们也不能仗着娘娘好性儿就肆意了。
日后你若找我还是捎信吧,我得空便出来寻你玩。
”
谢威虽然不舍,然也不想周幸受委屈,只得点头道:“行,只要你别为难就好。
”
“你那一手鸡爪子似的字,也好好练练吧!我都看不下去了!”
谢威郑重的点头:“听你的!”
“呃……”
“还有什么要求,一并说出来。
”谢威很认真的说:“我什么都听你的。
”
周幸脸一红,抬腿加快步伐,恨不得把谢威远远抛开。
谢威一笑,不紧不慢的在后面跟着,直目送她进了大门才转身离去。
幸幸害羞的时候真可爱!
☆、退役
这个年代的商家讲究破五,即初六才开始营业。
实际上新年的生意比想象中的好,但是各家商户一年到头也就这会儿能休息几天,只好忍痛放弃大好钱途,缩在家里磕磕瓜子打打牌,就当劳逸结合了。
当然这是一般人的想法,于孤家寡人谢威而言,没得忙的日子比有的忙还苦逼!在一个农业社会为主导的地方,过年这种大时节外头真是鬼都没一只!!连个卖吃的都没有!于是只好很痛苦的体验了一把历史上记载苏东坡苦逼日子的生活早起蒸一锅小米糊糊饭,切成两块冻好,早晚各一块就咸菜。
除了蒸饭,其他消遣一概没有。
好在香烛纸札店为配合市场偶尔有两家还在营业,他只得买了极差的一刀黄纸翻出旧笔墨,没事练字玩,还没有字帖,又只好问房东借了一本印刷质量奇差的黄历对着抄,怎苦逼二字了得!熬到初六早上,简直是一路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