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3/3)
看过场地后,拍着胸脯道:“一年一万只鹅绝对没问题!”
谢威算了算,一万只鹅,差不多可以做一千来套衣裳。
铺子是自家的,鹅毛是免费的。
外罩是丝绸肯定得分等级,那里他决定不赚人多少。
光鹅毛的售价一套三五贯是一定有的。
那么,除去人力和维护成本以及税率,一套至少能赚一贯左右。
一年则是一贯。
这个价钱不低了。
而且就这么一个铺子,也不显山露水,不扎人眼,十分安全。
头两年把房子钱赚回来,日后仿制品多起来,没那么好赚的时候,在想别的方法。
或是走更高端,或是直接贩鹅毛。
至少别人未必能像他一样有自己的庄园,还有帮忙养鹅的人,更没有无成本压货的阁楼仓库。
做生意有时候是做机遇,恰好天时地利人和便盆满钵满,差了一样就可能血本无归。
如今已经四角俱全,还怕什么呢?
再说,不管怎么恶劣的环境,赚个让家人富足的生活费还是没问题的。
果子铺的经历告诉他,不管有多少人跟风,最先做的那个人,只要始终如一的保持品质,永远占最大的优势。
即便有人后来者居上,也不可能挤兑的自己毫无生机。
他以后不单是丈夫,还是父亲。
所以要为了家庭好好努力才行。
房子顺利的盖着的同事,小鹅崽也抓到了喂养场地。
养家禽死亡率挺高的,特别是这种大规模养殖,所以李二十一叔准备了一万五千只小鹅,他自己带了一队喂养组一头扎进了现场。
一万多只鹅的食量十分惊人,光准备饲料就需要大量的人手,安平村的人算是找到活儿干了。
还有周成收集鹅粪发酵做肥料的工作,就让周幸娘家没有闲人。
累的周成只喊着要娶个能干的新妇来才行。
肥料在农业社会是很珍贵的物资,不管廖家和李家京郊的庄园都需要大量的肥料。
这又来,鹅粪也能卖钱了。
自家亲戚便是不好意思收贵了,也总比处理不掉强。
别看这一点半点,要大量收集肥料就要人工,这回连周幸的舅舅都找到出路了。
怪道俗话说,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果然如此。
谢威对承包商都能这么大方,对小舅子自然不会亏待。
果园的收益按□开的分成,自己只要四成,让辛苦的周成占大头。
周成再三不肯,最后扭不过周幸,收下来了。
分给周成管理的山上砍下来不少木头预备做家具。
故意砍掉的是向阳面的树木,品质好不说,还把好的朝向空了出来。
周幸让种了各种鲜花,玫瑰占大头,日后做花馅点心是绝佳的材料,这里当然也有周成的份了。
上好的肥料,精耕细作,想来日后的产品品质非一般人家的可比。
周成一天到晚乐呵呵的,曾经差点被冻死被饿死的记忆都显的不真实了。
什么时候起,四邻八乡不再斜眼看他们家了呢?他周成竟也有挑新妇的资格了啊!
开春是小麦丰收的季节,各家各户忙着收麦子晒种子。
正好,李二十一叔的鹅需要大量的口粮,他懒的浪费运力去买,这边的人也不用被中间贩子杀一刀,真心皆大欢喜。
附近的村民预留下口粮后,纷纷排队来卖粮,好一番丰收景象,喜气洋洋。
谢威见李二十一叔几乎吞下了整个村的谷糠,觉得好夸张。
养家禽真不是一般的耗粮食,怪道农民都不*养,自己且没口粮呢,哪有家禽家畜的份?会下蛋也不行啊!
因为有了养鹅这个产业,安平村的村民有了不出家门就找的到副业补贴家用的机会,共同利益的驱使下,即便他们不能拧成一股绳,至少不会对周幸的产业搞破坏。
穷山恶水多刁民,这世界上有的是恨人有笑人无的龌龊人。
唯有你吃肉,能让他们喝点汤,才能最大限度的保护自己的利益。
从积极方面来讲,也算富则兼济天下吧。
你好我好大家好,也没什么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