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狐】第一节(1/5)
太平兴国元年,成都,郊外。
&ldquo客官,您要的酸菜肉丝面来喽!&rdquo店小二端了热气腾腾的面碗,麻利地放到她面前,习惯性地一甩肩上的帕子,又对坐她旁边的小和尚道,&ldquo小师傅,你要的素面再稍微等一下哈。
&rdquo
她闻了闻香喷喷的面条,眉开眼笑道:&ldquo闻起来就好吃,都说蜀地多美食,连小小一碗面条也不让人失望呢。
&rdquo她挑起一筷面条吹了吹,袖口落下去,露出系着一条红绳的手腕,红绳上坠了个小小的黄金铃铛,被细致雪白的肌肤衬着,更见明亮可爱,然而不论她的动作多大,摇摇晃晃的铃铛却没有发出任何声响。
哧溜一声,面条下肚,她满足地吸了口气,向店小二竖起了大拇指。
&ldquo客官您喜欢就好啊。
&rdquo得到夸奖的店小二十分高兴,忍不住又多看了她几眼,模样多俊俏的小姑娘啊,正是十四五岁的年纪吧,眼睛像杏核一样,亮晶晶水汪汪,笑起来就弯成两个月牙,加上一对俏皮的小酒窝,这样的笑容,不需要味觉也能感受到甜味呢。
她穿得也好看啊,红衣红裙,喜庆得像幅年画,腰间系着一个拳头大小的黑色布囊,既不像荷包也不像香囊,用普通的麻绳系着口子,鼓鼓囊囊的。
这小姑娘什么都好,就是头发梳得随意了点,乱七八糟地绑了两个麻花辫,还明显是一粗一细,懒洋洋地垂在身前。
还有她身边那个六七岁模样的小和尚,一身寻常的灰色僧衣,挂着佛珠,小光头在灯火下倒也是闪闪发亮的,只是从进了客栈到现在,他一直是一张&ldquo有人欠我钱&rdquo的郁闷脸。
很少看到有和尚跟俗家姑娘结伴来投宿的呢,店小二挠挠头,问她:&ldquo客官不是本地人吧?好像从未见过你跟这位小师傅呢。
&rdquo话音未落,她身旁的窗户呼一下被吹开了,寒风卷着几瓣雪花趁机扑进来,店小二赶紧过去把窗户关好,生怕把她冻着了。
一朵雪花刚好落在她的鼻尖,旋即融化,她扭头问小二:&ldquo蜀地不比北方,很少下雪吧。
&rdquo
&ldquo是不常有,即便落雪也极少有这么大的。
&rdquo店小二往手里呵着气,&ldquo没冻着你吧?&rdquo
&ldquo吃着面哪,哪能被冻着。
&rdquo她笑,&ldquo你家店名起的不好,大把客栈叫&lsquo悦来&rsquo、&lsquo常安&rsquo,多好,偏你们非叫&lsquo风雪客栈&rsquo,原本无风无雪,平白都被你们招来了。
&rdquo
门口又扫过一阵寒风,檐下灯笼摇摇欲坠,仅有的一点亮光里,&ldquo风雪客栈&rdquo四个字在店招上抖动着,寒夜雪重,人迹难寻,方圆数十里只得这一处有亮光,任谁见了,都忍不住想往这里来,避避风雪,吃碗热面。
&ldquo客官说笑了。
&rdquo店小二哈哈一笑,&ldquo店名是掌柜起的,原想的是风调雨顺,瑞雪兆丰年的意思。
&rdquo
&ldquo是啊是啊,就是这么个意思。
&rdquo一直在柜台里专心拨弄算盘的胖掌柜耳朵倒是灵得很,插嘴道,&ldquo姑娘你是赶上好时候了,明早起床,外头的雪积得厚了,你堆雪人打雪仗,好玩得很哪!&rdquo
她没吱声,专心吃面。
&ldquo我饿&hellip&hellip&rdquo小和尚终于开口说了两个字。
她放下正要塞进嘴里的面条,大方地把碗推倒他面前:&ldquo吃吧!&rdquo
小和尚皱眉:&ldquo出家人不吃肉!&rdquo
&ldquo那就饿着。
&rdquo她迅速把碗拉回来,故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