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斯小说网

首页 足迹
字:
关灯 护眼
首页> 冰霜谱> 第六回:梦入芙蓉浦

第六回:梦入芙蓉浦(2/5)

使,竟是效验如神。

    倏忽上得十余尺,只觉身法之轻盈、手足之便捷,连自己都惊讶不已。

    信心既坚,手足并用之下,只一顿饭功夫,已攀至崖顶。

     崖顶青松矫夭,几只松鼠睁着圆碌碌的眼睛向自己打量,似是不畏人一般。

    地上生满不知名的奇花异草,氤氲袭人。

    秦渐辛心中赞叹:“好神仙境地,倒似一幅水墨画儿一般。

    ”眼见十余丈外有间小小草庐,乃是以几棵松树为柱,树间青藤盘绕,辅以竹枝,以为墙壁,顶上搭着些茅草,天然意态,极具匠心。

     秦渐辛心道:“我只道天师闭关之所,定然乃是山洞或是石室,怎知竟是如此雅致的所在。

    嗯,怪不得天师十几年不肯下崖,住在这里原比上清宫舒服得多了。

    ”一时心中好奇,便蹑手蹑脚,走到茅舍之前,细细察看。

    忽见柴扉虚掩,倒似许久未曾开闭一般。

    秦渐辛大奇,伸手推开柴扉看时,登时吃了一惊。

    只见草庐中四壁徒然,挂着些字画,堂上一张矮几,放着一只香炉,一只石盒。

    几后一张石床,坐着一具骷髅,身上衣袍虽已坏朽,却还认得出乃是道袍。

    自然便是张天师了。

     秦渐辛错谔之下,忽然放声大笑,心道:“张天师在崖顶闭关,也不知死了多久了。

    天师派中竟无人得知,当真是蠢笨之极。

    ”转念一想,笑声登敛,忖道:“师妹说师父两月一次,会上崖请安。

    就算只是在庐外磕头,以师父的精明,岂会瞧不出柴扉久未开闭?何况既是问安,便断无不和天师对答之理。

    此事大大的不对劲。

    ” 要知嗣汉天师一位,乃是世袭,天师既亡,张玄真既是嗣师,便可顺利成章接任天师之位。

    张玄真既明知天师已亡,却为何要守口如瓶?岂非奇怪之极?秦渐辛跨入庐中,绕开矮几,到得那骷髅身畔,伸手在道袍上轻轻一触,那道袍登时应手而裂,竟是无声无息。

    秦渐辛心道:“天师的道袍坏朽至这般,瞧来天师身死,绝不是一年半载中事。

    只怕当日林大叔带我上山之时,天师已然不在了。

    ” 想明此节,登时便想到:“当日林大叔上山,原有邀天师派联手对付魔教的意思。

    据卢师叔和董师叔的口气,方教主显然早已惹上天师派。

    但师父却仍然推三阻四,只是不肯痛快答允,自然是因为天师已没,而师父自己没把握对付方教主的缘故。

    嗯,方教主派人挑衅,定是算到天师天年将尽,是以心存试探。

    师父明知方教主的用意,是以一意隐忍,宁可自己不做天师,却要方教主不明虚实,不敢妄动。

    ” 想到张玄真苦心孤诣,秦渐辛却并无敬佩之心,反觉可笑,心道:“师父聪明一世,竟然如此糊涂。

    隐瞒天师死讯,三五个月也就罢了,一瞒数年,却是何苦?是了,想来师父定是知道方教主比他年长,只盼方教主自己死了,这才能安心做他的天师。

    哈哈哈哈。

    ” 他被张玄真囚禁两年有余,心中怨忿之极,有时想起气愤,早将张玄真的列祖列宗骂得狗血淋头。

    这时见到张天师遗骸,自也不会存什么敬意,也不理会,自行四处打量。

    只见那矮几之上,放着一本薄薄的小册子,心中一动:“难道这便是那传闻中的《河洛天书》? 心中怦怦乱跳,伸手取了,只见暗绿色封皮上写着四个篆文,正是“河洛天书”四字。

    秦渐辛大喜,忙翻开看时,只见第一页绘着一幅图形,全是黑白小点,或连或断,排成九宫方位,正是《易经》中的“洛书”之图。

    秦渐辛心道:“《易经》以河图、洛书推演而成,原来《河洛天书》果然与易理相关,怪不得天师派的武功,什么六爻擒拿手、坎离掌,都得名于《易经》。

    ”再翻第二页,果然便是“河图”之型。

     翻至第三页,便是文字。

    只见书中写道:“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又曰:天一地二天三地四……”秦渐辛一怔,这文字熟悉之极,正是自己从小背得滚瓜烂熟的《易经》开篇系辞。

    一路翻将下去,句句不差,哪里是什么《河洛天书》了,分明是一本寻常之极的《易经》。

     秦渐辛大为失望,随手将那小册子向几上一抛,忽想:“林大叔曾言道,许多秘籍,乃是藏在普通书籍之中,须得水浸火焚,种种机关,方得见到。

    莫非这《河洛天书》也是如此?”但登时便想到:“师父既曾来过,定也早已见到此书。

    我能想到的法子,他岂有想不到的?这书册仍然在此,师父的武功也不比林大叔强,那便是这书中并无机关了。

    ” 当下不去管那书册,又再四处打量。

    见那几上香炉不过寻常手炉大小,乃是一整块绿玉雕成,精巧无比,登时爱不释手,心道:“那山洞阴森潮湿,霉气冲鼻,用这香炉点起香来熏熏,倒是不坏。

    只不知这里有没什么好香。

    ”便打开香炉边石盒,盒中放着几十块细小黑色颗粒,触手软绵绵的,便如阿胶一般,气味芬芳之极,不知是何奇香。

     秦渐辛眼见并无别种熏香,只得拈了一粒,放于香炉中,才一点燃,只见一道淡淡碧烟腾起,鼻中已闻到一股甜香。

    那香非兰非麝,微带清甜,馥郁之气沁入心脾,秦渐辛片刻间便觉精神焕发,头目清利。

    再过片刻,胸膈顿开,通体舒泰,当真是说不出的舒爽自在。

    良久良久,渐觉骨节欲酥,双眸倦豁,只想寻个所在好生睡一觉方好。

     他虽对张天师并无敬意,但自幼深通礼法,雅不愿轻侮张天师遗骸。

    只是要他与骷髅同床而卧,却又实在不愿。

    当下熄了那奇香,携了绿玉香炉和那石盒,便即出庐。

    吸得几口崖顶清新之气,精神为之一振。

    这才想起上崖之初衷,便飞石打了两只雁儿,负在背上。

    仍是手足并用,攀回所居石洞之前。

     说也奇怪,他在天师庐中只觉困倦要睡,这时下到崖中,反觉精神奕奕,倒好似轻功又强了几分。

    将那绿玉香炉和储香石盒藏好,出得洞来,只觉全身精力无处发泄,将自创的“御天掌”演练一遍,兀自觉得不足,又将林砚农所授“大周天八十一式”练了一遍。

    他自上得龙虎山来,三年中还是第一次将这路功夫使全,自己也觉奇怪,心道:“怎地闻了那香气,我竟变得这般勤勉了?” 晚间蒸了一只雁儿为食,便回洞中,又再焚那奇香。

    这次于这小小石室之中焚香,滋味又自不同。

    最初闻得,虽是甜香,却微觉烦恶,眼见碧烟飘动,似觉目眩。

    秦渐辛一惊,心道:“难道这奇香竟然有毒?”才一动念,烦恶忽消,神清气爽之感,比先前尤胜。

    再过片刻,又是周身舒泰,好似丹田中真气自行在奇经八脉中游走,飘飘欲仙。

    不多时,觉得身子软绵绵的,一似没了骨头一般。

    躺在石榻之上,心中空荡荡的,万念俱无。

    恍恍惚惚,似睡非睡,梦境迷离,神魂骀宕,当真是如登极乐。

     也不知过了多少时刻,秦渐辛渐渐醒转,身上懒洋洋的,实是不想动弹。

    这时那奇香早已焚尽,石室中兀自带着淡淡甜香。

    吸得两口,精神为之一振。

    出得洞来,只觉阳光刺目,也不知是第几日的中午了。

     秦渐辛在瀑布下洗了脸,山泉冰冷,寒意侵入肌肤,打了个冷战。

    忽然脑中灵光一闪:“那奇香,莫非便是传闻中的芙蓉膏么?” 他曾于前人笔记中得知,南国有一种奇花,妖艳异常,名为罂粟。

    其花甚香,其味甚甜。

    取其果实加以炼制,或为汤剂,或为药膏,或为丸散。

    自东晋以来,文人高士多有服用丸散者,名为“五石散”。

    苏东坡有诗云:“道人欢饮鸡苏水,童子能煎罂粟汤。

    ”乃是咏诵的汤剂。

    想来那奇香,定然便是芙蓉膏了。

     他心知这芙蓉膏初用之时虽畅美,久之却是为患无穷,思之心中悚然。

    但念及两次焚那芙蓉膏时的美妙滋味,却又实是难以割舍。

    心中天人交战,终于按捺不住,心道:“再试一次,最后一次便罢了。

    ” 要知这芙蓉膏,即是后世所谓之鸦片,一经沾
热门推荐

书友正在读: 满级厨神的魔法小镇游戏 我的专属跟踪狂 大汉龙腾 清穿之哲皇贵妃 王牌自由人 天命在我 全职灵尊 神颜主播又封神了 差一步苟到最后 我在大虞长生 唐砖 从吞噬开始 六零年代大厂子弟 从零开始的帝国时代 警医夜行 巫师学院 七零年代大院小甜妻[穿书] 玻璃城 码农修真 和大佬联姻后 绑定内娱嫂子系统后 男朋友每天都在觊觎我的念能力 暴力末世女穿成废材女配[穿书] 今天我又不是人 超品战兵 谍影:命令与征服 长夜谍影 [综恐]怪物们的作死大小姐 红楼之挽天倾 圣者 科举炮灰签到躺赢日常 唤春 清穿之固伦纯悫公主 朕能走到对岸吗 豪门小爸也想上学 开局宫女,实则谋士 星界蚁族 我秦二世被天幕直播造反 阶上春漪 卫长公主 残疾王爷站起来了 不要吵醒隔壁的魔王 开局麒麟肾,吓哭九个绝色娇妻 我,恶女,只想造反 六零之杀猪匠的早逝闺女 你有精神体你了不起! 我来听你的演唱会 肉骨樊笼 娇养太子妃 被读心后装丑炮灰成了团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