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1/2)
徐承修眉头紧皱,劝声道:“陛下万万不可,若为一女子做出如此举动,恐怕对朝堂局势不利。
”
然而皇帝实在喜爱美女,徐承修的心想二人这般一吵,将来局面必定不妙,立马给看门之人塞了一把银子,赶回去向太后禀报。
为了一个女人破除朝堂旧例,在太后看来简直与昏君无异,闻讯的太后吩咐麽麽挑个才貌双全的女官,尽快给皇帝送上,好解他美女之馋,随即动身前往养心殿为徐承修撑腰去。
“罪臣之女怎可入宫,皇帝,你何时开始行事变得如此草率?”太后的声音传入养心殿,皇帝不敢有所怠慢,将其迎入座位,“太后今日怎得闲来探望儿臣?”
太后道:“哀家若是不来,你可就打算违反先帝定下的规矩了?”
“儿臣不敢。
”
“你嘴上说不敢,但内心却很敢。
”太后一声令下,门外便被送入了一个长相清秀的女官,样貌虽比不过江妤锦,但论美,已是绰绰有余,“喜爱美女人之常情,可若是不慎纳了罪臣之女为新妃,恐怕后宫人人不服,这是哀家命人挑选的女官,今晚便让她伺候你。
”
皇帝一眼便看了明白,太后此番前来,只怕面上是为罪臣之女不得纳为新妃规矩说事,可实际却是为了徐承修撑腰而来。
一国君主格局应是不差,可皇帝又怎能三番五次容忍一介臣子频频得太后助力,更何况还是一个手握兵权的兵部侍郎。
只要新政之事彻查得水落石出,将徐承修剩余价值用完,便找时机将其铲除,已绝隐患。
第051章没收帝令
有太后出面,皇帝自然不再坚持己见,往那清秀俊丽的女官脸上扫去一眼,虽不是什么花容月貌却也能勉强入眼,便接受了太后的恩典。
许久未见,太后对徐承修甚是想念,柔声道:“承修,得空来哀家宫里坐坐。
”
徐承修拱手躬身,“有太后盛邀,承修定然多些走动。
”
太后咧嘴一笑,想到徐承修的好兄弟齐良桓,自然也把妤锦一并带上,“江妤锦现下虽然已是戴罪之身,但毕竟是她父亲的过错,哀家甚是喜欢她见识深远、聪慧大方,得空你把她一起带来,我们一起聊聊。
”
罪臣之女依旧能得托太后红人的福,得到太后的关注,前朝以前极少有类似个例。
“是,太后。
”徐承修应答。
惊诧于太后这般举动,但皇帝也不阻拦,只问道:“江怀远欺君避主、擅作威福,已是死罪,你手持帝令,为何不直接将其杀头问罪,可是因为江妤锦?”
问题问得甚是尖锐,竟让徐承修一时不知如何应答,“江怀远犯下滔天罪行的确足以杀头,但此案仍有疑点,还需继续调查。
”
皇帝不解,“还有什么疑点?”
徐承修回应:“真账本上有两笔巨款流向不明。
”
皇帝目光深沉,“这两笔巨款可以说明什么?”
徐承修回应道:“臣以为,若能将其流向查出,极有可能做到将其同党一同擒获定罪。
”
此番分析很有道理,皇帝自然采纳,可徐承修三番五次得太后撑腰,又手握兵权,还立下如此大功,恐怕将来会功高盖主,难免让皇帝逐渐心生忌惮。
本将帝令赐予徐承修,是方便他行事,但如今皇帝大可借徐承修明明可用帝令处死江怀远,却还要将人带到皇宫,增加皇帝负担为由,批判徐承修办事不力,从而责令其将帝令交回。
于是,责备声起,“既然你没能力将此事调查清楚,朕将江怀远连同涉及案件交由大理寺全权处理,即日起,赐予你的帝令收回。
”
责怪的语气旁人一听便明白,更何况是器重徐承修的太后,太后眉头皱起,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