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归苏属国,死别李将军。
细响风凋草,清哀雁入云。
”其警绝大概如此。
古诗乐府,可称独步。
盖其气力宏赡,博识清度,雅正高古,众才无不备具云。
卒飘蓬薄宦,客死三川。
有集五卷,今传。
○张又新 又新,字孔昭,深州人也。
初应宏辞第一,又为京兆解头。
元和九年礼部侍郎韦贯之下状元及第,时号为“张三头”。
应辟为广陵従事,历补阙。
为性倾邪,谄事宰相李逢吉,为之鹰犬,名在“八关十六子“之目。
逢吉领山南节度,表为司马,坐田伾事贬官。
李训专政,又新复见用。
后竟坐事谪远州刺史。
仕终左司郎中。
善为诗,恃才多轥藉。
其淫荡之行,卒见于篇。
尝曰:“我少年擅美名,意不欲仕宦,惟得美妻,平生足矣。
”娶杨虔州女,有德无色,殊怏怏。
后过淮南,李绅筵上得一歌姬,与之偕老,其狂斐类此。
喜嗜茶,恨在陆羽后,自著《煎茶水记》一卷,及诗文等行于世。
○殷尧藩 尧藩,秀州人。
为性简静,眉目如画。
工诗文,耽丘壑之趣。
尝曰:“吾一日不见山水,与俗人谈,便觉胸次尘土堆积,急呼浊醪浇之,聊解秽耳。
”元和九年韦贯之放榜,尧藩落第,杨
数年,为永乐县令。
一舸之官,弹琴不下堂,而人不忍欺。
雍陶寄诗曰:“古县萧条秋景晚,昔时陶令亦如君。
头巾漉酒临黄菊,手板支颐向白云。
百里岂能容骥足,九霄终自别鸡群。
相思不恨书来少,佳句多従阙下闻。
”及与沈亚之、马戴为诗友,赠答甚多。
后仕终侍御史。
尧藩初游韦应物门墙,分契莫逆。
及来长沙,尚书李翱席上有舞《柘枝》者,容语凄恻,因感而赋诗以赠曰:“姑苏太守青娥女,流落长沙舞《柘枝》。
满座绣衣皆不识,可怜红粉泪双垂。
”众客惊问之,果韦公爱姬所生女也,相于吁叹。
翱即命削丹书,于宾馆中擢士嫁之。
今有集一卷传世,皆铿锵蕴藉之作也。
○清塞 清塞,字南卿,居庐岳为浮屠,客南徐亦久,后来少室、终南间。
俗姓周,名贺。
工为近体诗,格调清雅,与贾岛、无可齐名。
宝历中,姚合守钱塘,因携书投刺以丐品第,合延待甚异。
见其《哭僧》诗云:“冻须亡夜剃,遗偈病中书。
”大爱之,因加以冠巾,使复姓字。
时夏腊已高,荣望落落,竟往依名山诸尊宿自终。
诗一卷,今存。
○无可 无可,长安人,高僧也。
工诗,多为五言。
初,贾岛弃俗时,同居青龙寺,呼岛为従兄。
与马戴、姚合、厉玄多有酬唱,律调谨严,属兴清越,比物以意,谓之“象外句”。
如曰:“听雨寒更尽,开门落叶深。
”又曰:“微阳下乔木,远烧入秋山。
“凡此等新奇,当时翕然称尚,妙在言用而不失其名耳。
今集一卷相传。
○熊孺登 孺登,钟陵人,有诗名。
元和中为西川従事,与白舍人、刘宾客善,多赠答。
亦祗役湘中数年。
凡下笔,言语妙天下。
如:“江流如箭月如弓,行尽三湘数夜中。
无奈子规知向蜀,一声声似怨春风。
”又《经古墓》云:“碑折松枯山火烧,夜台従闭不曾朝。
那将逝者比流水,流水东流逢上潮。
”类此极多。
有集今传。
○李约 约,字存博,汧公李勉之子也。
元和中,仕为兵部员外郎。
与主客员外张谂极相知。
每单枕静言,达旦不寐。
尝赠韦况曰:“我有心中事,不向韦郎说。
秋夜洛阳城,明月照张八。
”性清洁寡欲,一生不近粉黛,博古探奇。
初,汧公海内名臣,多蓄古今玩器,约愈好之,所居轩屏公案,必置古铜怪石,法书名画,皆历代所宝。
坐间悉雅士,清谈终日,弹琴煮茗,心略不及尘事也。
尝使江南,于海门山得双峰石及绿石琴荐,并为好事者传閟。
然亦寓意,未尝戛然寡情,豪夺吝与。
复嗜茶,与陆羽、张又新论水品特详。
曾授客煎茶法,曰:“茶须缓火炙,活火煎,当使汤无妄沸。
始则鱼目散布,微微有声;中则四畔泉涌,累累然;终则腾波鼓浪,水气全消。
此老汤之法,固须活水,香味俱真矣。
”时知音者赏之。
有诗集。
后弃官终隐。
又著《东杓引谱》一卷,今传。
○沈亚之 亚之,字下贤,吴兴人。
初至长安,与李贺结交。
举进士不第,为歌以送归。
元和十年侍郎崔群下进士。
泾原李汇辟为掌书记。
为秘书省正字。
长庆中,补栎阳令。
四年,迁福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