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3/5)
点离开,所以我就扯了个谎!”
雪瑛看着翠儿,两行泪直淌下来:“翠儿……真没想到,连你也在骗我!这都二十多天了,要是长毛军打进了北京城,他和长栓就得死……”翠儿一听这话,眼泪呼啦啦地掉了下来,她一把抹去,端过一杯茶,平静地递给雪瑛:“太太,您先喝茶。
”
雪瑛一把将茶杯打落:“你……走开!连你也骗我!我身边真是没有人了!来人,叫他们套车,我要去北京!”在门口听了半天的赵妈赶紧跑进来。
翠儿看看她,耳语了几句让她离去。
雪瑛大怒,刚要发作,听翠儿静静道:“太太,乔致庸是您的仇人,他要是死了那就好了,太太就不用每日每时想着他,恨着他了!”
“你……”雪瑛又惊又怒,说不出话来。
翠儿激烈道:“自从太太在何家接管了家事,做的每一件事,都是在和乔家较劲。
太太心里一定恨死了乔东家,有一日非要将乔家置于死地不成。
既然这样,若乔致庸今天死在北京城,太太为何还要难过?这应该是大好事,刘黑七的长毛军替太太报了仇,以后世上就没有乔致庸这号人了。
乔致庸一死,乔家倒了顶梁柱,也就完了,太太以后也就省了心.不用每天琢磨怎么挤垮乔家的生意了。
太太,乔致庸死了好!死了……”
雪瑛再也忍不住,劈脸给了她一个耳光。
翠儿捂着脸,泪水淌下来,依旧继续说:“这乔致庸不死,只怕太太早晚都得发疯,太太到了今日这一步,全是他乔致庸害的,就是刘黑七抓住他,将他千刀万剐,也是他活该!太太……”雪瑛再也受不了,捂住耳朵狂叫一声,扑到翠儿怀里大哭。
翠儿抚着她的背,泪也流了一脸,只盼雪瑛能稍有醒悟。
李妈慌慌地跑进来,说胡管家到了前厅,带来了京城的确切消息。
雪瑛和翠儿闻言皆大惊,因为各自心有所牵,草草拭了一把泪,赶紧奔往前厅。
一进门,就见胡管家喜形于色道:“太太,刚刚得了准信儿,长毛军根本就没打进北京!”胡管家又看翠儿一眼,说:“啊,当初乔东家并没有离开北京,是我们打听错了!可昨天乔家北京大德兴茶票庄的齐二掌柜特地从北京回来报平安信,说乔东家没事儿!”一阵巨大的喜悦瞬时涌上雪瑛心头,接着泪光便在眼眶中浮现。
胡管家看看两人,叹道:“乔家的两位太太都急病了,赶着打发曹掌柜进京。
不过乔东家这一阵子在北京可是发了一笔不小的财。
这次人人都要离开北京,银子带不走,都往他那儿存,连广晋源也这么做,他用这些银子买生意,置房产,当初人都觉得他疯了。
乔东家真是个神人,他算准了长毛军进不了北京,这长毛军就真的没进!一来一回,他赚了个沟满壑平。
这乔东家,真是个奇人……”
雪瑛慢慢平静下来,一种逆反心理又开始像蚂蚁般咬啮她的心。
她突然恨恨地打断胡管家的话,道:“我让你说这个了吗?对了,上次我跟你说过,乔家到处开票号,我们也开,你谋划得如何了?”一听这话,翠儿头一抬,失望地向她看去。
胡管家嗫嚅了半晌:“太太,别的事情都好办,只是这开票号的事,我还真是有点打怵!”雪瑛越来越生气:“怎么,是怕我不给你银子?”胡管家头一低,赶紧道:“那倒不是,办票号需要人才,一时半会我们也找不到这么多人才呀。
”
雪瑛哼了一声:“原来是因为这个。
这个好办,你去问问,乔家开票号雇的那些掌柜,一年撑死了能拿到多少银子,我们给他翻番。
一个一个,你想办法全给他们挖过来,帮我们做!
‘‘太太,这个不太好吧,这么干就坏了规矩!”胡管家一边说着,一边求助般向一旁的翠儿看去,翠儿却转身离开了房间。
雪瑛心中一动,放缓声音道:“你把事情做得细密一点,不就行了吗?”胡管家虽然为难,但还是点了点头。
雪瑛当下挥挥手,示意他退下。
房中只留下了她一个人,雪瑛背过脸站着,她虽然强忍着,但泪水还是痛快地流了下来。
3
没过多久,潞州又来了一封信,看完信大家都没做声。
致庸摸着下巴问:“在潞州和我们唱对台戏的那个安徽商家的底细,查清楚了吗?”李德龄摇头道:“没有。
东家,这事也怪了,在京的安徽商人,谁也不认识这家徽商。
还有在武夷山上和我们唱对台戏的那家江西商人是什么来历,也没人知道。
”
长栓在一旁道:“岂有此理,这家徽商就这么厉害,非要将我们赶出潞州才罢休吗?不行,我们得过去教训教训这个不讲理的家伙!”李德龄也叹口气道:“不管怎么说,东家倒是快拿主意,前天回来的齐二掌柜就说,再这样下去,我们在潞州将会一败涂地。
”
致庸忽然轻声一笑。
长栓见状忍不住道:“就这您也笑得出来?摆明了人家是专门冲您来的,还不知什么后台呢!”致庸摆摆手:“我想好了,既然这位徽商如此热心在潞州织绸,我看咱们干脆从那儿撤出,把生意全部让给他得了!”
“撤出?”李德龄一惊,叫起来,这边长栓已经急着摆手:“不行不行,那样我们就败了!您怎么仗还没打,就认输呢?哼,只怕家里的太太也不会干!”致庸看看众人,道:“当初让高瑞在苏杭两州买丝,运回潞州织绸,本就不是为了赚钱,而是让潞州失业的织户复业,家家都有口饭吃。
现在既然有人争着跟我做这件善事,我们干脆就让给他做好了!”
李德龄佩服地向致庸看去,继而又说:“长栓说的也有道理啊,太太在那里做了这么久,我们投进去了那么多银子,现在这么撤出来,太太她能愿意吗?”长栓见李德龄支持他,忍不住得意地挺了挺腰杆。
致庸看看他,笑道:“这样好了,我写两封信吧,你马上让人分别送往祁县和潞州,我决定了,不和对方斗气。
”
一听这话,众人想了想,都点起头来,李德龄问:“东家,可那武夷山上的茶货买卖呢?东家不会也打算拱手让给那位来历不明的江西商人吧?”致庸微笑道:“这个你们不用担心,武夷山大着呢,谁家也没法把那里的生意都吞下来。
大茶商耿于仁是我的好大哥,只要我写一封信去,这位江西商人就买不走他那块的茶!”
当下致庸写好三封信,李德龄拿起刚要走,又听致庸摇头笑道:“这个刘黑七,说什么一两年内打进北京,现在想起来,真是大梦一场!”众人想起前一阵那场虚惊,都笑起来。
致庸又出了一回神,振作道:“长栓,你准备一下,高瑞有批绸货要到了。
接了这批货,我们也不在北京呆着了,我和你一起去包头走走!我算着,咱们到了包头,马大掌柜也该从蒙古草原上回来了!”
长栓一听要出门,大喜,刚要说话,外面的伙计急急送来一封家信。
致庸拆开,长栓忍不住凑过来看,一边唠叨着:“二爷,刚刚齐二掌柜从祁县回北京,太太又来了信,什么急事儿呀?”话音未落,只见致庸差点要跳起来,大喜道:“太太生了,太太又给我生了个儿子!”众人一听皆连声道喜,致庸又得意又高兴,对长栓道:“快去收拾一下,连夜就走,长栓,我们先回祁县转一转,然后再去包头!”
致庸前脚离开,雪瑛后脚就到了京城,听说致庸离开的消息,心头大为不快。
胡管家比她早到一个多星期,看她的脸色不对,赶紧向她禀报道:“太太,潞州来了消息,乔家在那儿已让我们挤得有点撑不住了!”
雪瑛并无高兴之色,闷闷道:“是吗?陆玉菡也有撑不住的时候?她们陆家不是有大把的银子吗,于吗不把银子全拉到潞州去,跟我争做一回织绸的霸盘?”胡管家看看她,不敢多说,敷衍道:“太太一路上累了,还是早点歇息吧。
”雪瑛哼了一声,接过翠儿递过来的茶碗,道:“我不累,你就这么一点事情告诉我啊?武夷山那边怎么样了?”
胡管家犹豫了半晌,低声道:“太太,武夷山那边的情况不太好,听我们派去的刘大掌柜讲,原先已经和一些茶农说好,等明年茶货下来,高价卖给我们,不想当地一个叫耿于仁的人,把事情给弄坏了,眼下有些茶农又不敢答应我们了,所以我们没法像原计划收购那么多!”
雪瑛勃然大怒:“为什么?这个姓耿的是什么人?”胡管家看看她,赶紧道:“刘大掌柜说,姓耿的是当地茶农的领袖,和乔东家是结拜的兄弟!”“乔致庸,又是乔致庸!”雪瑛“啪”一声把手中茶碗摔在地下。
胡管家吓了一跳,道:“太太要是没事,我就退下了。
”雪瑛不回答,依然怒容满面。
胡管家也不说话,拱拱手,赶紧躲了开去。
一个小丫头刚想赶过来收拾碎碗片,雪瑛立时大怒:“你干什么,谁让你收拾的?给我走!”小丫头害怕地离开。
雪瑛哼了一声,将房中陈设的瓷器一件件拿起摔到地下。
翠儿在旁边皱眉站着,见她毫无罢手的样子,突然转身,也要离去。
雪瑛越发生气,回头喊道:“站住!”翠儿站住了,可并不回头。
雪瑛喘气怒道:“我让她们走,让你走了吗?你给我呆在这里,哪也别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