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节(4/5)
进入女学是苏濂特许的,但到了后面,他们也是发自内心的喜欢了。
若澄收拾东西从女学出来,不由自主地走到族学的那条巷子。
金秋桂花飘香,狭长的巷子空无一人。
好像叶明修走了以后,就再也没有流浪的猫和狗来这里了。
她怅然地停在门边,知道今日苏濂会到族学来。
只有一门之隔,她却无法当面向那老者说一声谢谢。
她曾听苏见微说,平生最大的遗憾是没能听祖父讲课。
祖父年事已高,政务繁忙,已经再也不收弟子了。
可若澄却受过他的指点,被他手把手地教过,于当世很多人而言,这应该可算作至高无上的荣耀吧。
忽然有开门的声音,若澄连忙低头走开。
门内似乎走出两个书生,正在议论刚刚结束的乡试。
其中一个说:“绍兴府的解元可是我们叶先生呢。
来年春天,便可以再见到他了。
”
“最高兴的就是苏大人了吧?刚才喜讯传来,苏大人都笑了。
”
“我看咱们也别高兴得太早,上次科举,先生在乡试中的名次也不低,会试之时,还不是被除名了?”
“这次可不一样了。
先生有苏家在背后撑腰,哪个主考还敢将他榜上除名?以先生之才,必定可以鱼跃龙门的。
”
第52章
入冬以后,京城一日比一日寒冷。
宗人府遣官员告太庙,所司设节案制册并备下亲王妃冠服。
册封之日的清晨,准备卤簿彩舆和宫中大乐,并设王妃仪仗和车辂于左顺门外,司礼监太监代上制词:兹册沈赟之女沈氏为晋王妃,命卿等持节行纳徵告期册封礼。
大婚的正副使分别是礼部尚书和工部侍郎,领命而出。
沈府于前一日设正副使幕次、香案、节案、制案、册案,别设案玉帛案,用玄纁、束帛、谷圭、八马等物。
正副使至沈府,从彩舆中取节制书册玉帛置于案上。
执事先设诸礼物于正堂,八马陈于堂下。
礼官中一员先步入正堂,主婚者为礼部侍郎,着朝服出见,礼官唱曰:奉制封晋王妃,遣使行纳徵告期册封礼。
主婚者出迎,执事举玉帛册案前行,正使捧着纳徵制书,副使捧着告期制书,跟在执事之后随行,主婚者则跟在最后。
至正堂,正副使退立于案之左右,主婚者朝案行四拜礼。
而后跪于案前,正使取纳徵制书宣读完毕,授主婚者,主婚者受之,再转授执事者,执事者跪受,置于北案。
正使再捧圭,副使捧玄纁、告期制书宣讫,授予主婚者,主婚者受之,同样再授执事者,置于北案。
接着主婚者起身,复行四拜礼,正副使回到队伍里面。
之后,宫中女官捧着王妃的首饰冠服徐步进入中堂,内官陈列仪仗和车辂等物于沈府大门之内。
女官入闺阁中,将首饰冠服呈于若澄,替若澄换上王妃的九翟冠,大衫霞帔步入中堂。
赞礼女官先行四拜礼,若澄跪于香案前,听宣册官以册进授晋王妃。
若澄受册,左右礼赞官,女官,内官皆向她四拜,而后女官扶王妃入阁,受册仪式便宣告完毕。
主婚者将大婚的正副使送出大门,正副使臣回到奉天门外,由司礼监官入紫禁城向皇帝复命。
王府里也正在紧锣密鼓地筹备婚事,纳徵告期册封仪式行过之后,朱翊深和若澄便不能再见面了。
王府的北院已经收拾得差不多,李怀恩完全按照若澄所住的东院摆设来布置的,只等婚礼前沈家的人来王府里头铺房。
晚上,朱翊深在东次间的书桌后面翻看宾客的名单以及宫中、各府送来的礼单。
如今他不得势,各处已经有所收敛,礼单还排了足足有好几页,若是先皇时期,恐怕这数量翻倍还不止。
李怀恩进来禀报道:“王爷,北院西次间已经安好了床,是按照您的身高定做的。
只是……”
朱翊深头也不抬地道:“有话就直说。
”说着,拿笔在其中几个宾客的名字上圈了一下。
这宴席上的宾客排位也很有讲究,派系,亲缘关系还有南北士庶全都得分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