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节(3/3)
。
”
久安立马搓搓手,迫不及待地喊:“老板,再来盘卤水。
”
宽阔的街道中心忽然疾驰过一匹马,所过之处,扬起漫天尘土。
久安险些骂出声,他挥了挥手,望着面前的面和卤水,犹犹豫豫下不了手,哀叹一声扔了筷子。
老板小步跑快来,一边赔笑一边说:“客官别介意,这就给您换一碗。
最近也不怎的,车马尤其多。
”
望着街景沉思的公仪疏岚闻言转过头来,“尤其多?”
“是啊是啊,以往北边儿开战,除了一些商贾,多是外逃的,可这次倒是有不少往这儿来的生脸儿人。
”老板麻溜的将还滴着酱汁的卤水盘端上来,布巾擦擦手,又忙活别的去了。
公仪疏岚若有所思,须臾,他淡声对久安说:“你且回客栈,我随处走走,晚些即归。
”说罢,就起身慢步往街道上去了。
久安嘴里还塞着猪肠,他费劲的吞咽下去,再想说话,公仪疏岚已经不见踪影了。
“公子,你识得路么……”
半个时辰后,公仪疏岚轻叹,转向街边卖小首饰的摊主,问道:“劳烦问一句,雁归客栈怎么走?”
几步外卖刺绣的年轻女子朝他看过来。
摊主上下打量他一眼,“告诉你,你能给我什么好处?”
“这位公子,我可以告诉你,你且过来些。
”买刺绣的女子急步走过来,屈身道。
“哟,平日里看你老老实实的,看人家的穿着打扮就想勾搭?也不看看你什么模样。
”小首饰摊主摸摸下巴,坏意的笑。
那女子侧脸有一道伤疤,约有半指长,坏了她原本清秀的脸庞。
女子并不理会,对着公仪疏岚目露恳切,缩在衣袖内的手悄悄露出一枚配饰。
公仪疏岚瞳孔微缩,那是将领才会有的配饰。
他默不作声,随她走到僻静的地方。
留在原地的小首饰摊主不屑的笑了笑,状似随意的说:“哎呀,勾上个小白脸,眼瘸的的男人哟,看来家里有个母老虎啊,什么姑娘都能耍。
”
“公子莫要误会,奴家宁蕴,并非这样的人。
”宁蕴觑他一眼,垂下眼眸,就算是在夙京城时,她还从未见过俊美的男子,她不自在的摸摸侧脸。
公仪疏岚皱眉,“人在哪儿?”
“啊,人,人在奴家那儿,请公子随我来。
”宁蕴顾不得收拾那些绣品,领着公仪疏岚朝深巷里走去。
巷子两边堆了不少杂物,隐约有些许腐臭的味道。
走过一条深巷,宁蕴停在一间房屋前,斑驳的木门上一把锈迹斑斑的铁锁,她取出钥匙,转动了几下才打开。
屋子里很昏暗,宁蕴摸索着在墙边的桌上燃了一支蜡烛,登时明亮不少。
她手执烛台,引着公仪疏岚走近一个布帘子挡着的屋子外,撩开布帘先行进去。
刚进去,就有瘦巴巴的小男孩跑过来,“姑姑,你今日回来这么早?”
“是啊,胡子叔叔呢?”宁蕴柔声问。
男孩指了指床上,说:“又睡着了。
姑姑,这个人是谁啊?”
“这位公子,您看看这是不是您要找的人。
”宁蕴牵着男孩的小手走到一旁。
公仪疏岚上前,俯身查看,床上躺着的呼吸沉重之人的面貌与先前看过的画像重合,确是一人无疑。
他探了探镇护将军的脉搏,已经很虚弱了。
从袖笼里掏出一只瓷白小瓶,从内里倒出一粒赤丹塞进他嘴里,过了片刻,镇护将军竟缓缓睁开眼。
“唐元?”
床上的人面露警惕,公仪疏岚补充说:“我是慕听褚身边的人,公仪晅。
”
唐原艰难的咳嗽两声,眼神瞄到他旁边的宁蕴,明了道:“在下正是唐元。
这位姑娘,在下记得是你将我藏起来,多谢。
可是,我还有一事要问姑娘。
”他受伤较重,一段话说得断断续续的。
宁蕴忽然拉着男孩跪下,“奴家知道大人要问什么,那时之所以托词让寻你的兄弟离开,确实是奴家有私心。
”
“奴家是在等从夙京城来的人。
”
宁蕴抬眼看向他们,见公仪疏岚面色疏淡,她咬咬牙,一股脑的说:“奴家曾见过大人,知道大人的身份不一般,所以将您藏起来。
等夙京城来人是因为,奴家有冤屈要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