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节(3/4)
除去这些投资他们的净利润还有二十万。
网店就少了一些,毕竟先期的利润低,但是盼盼算了一下利润也有十二万。
算完账,杨立东高兴地和盼盼商量:“媳妇,等到年后,咱们就去看房子,馒头店今年赚的应该够付新房的首付了,咱们去市里买房子。
”
盼盼这时候却不急着买房了:“买房子先不急,馒头店现在发展的势头正好,咱们还是趁机赶紧把它做大。
过完年咱们先注册一个品牌,开一家食品厂,规模小一点也无所谓,可以再慢慢发展,关键是咱们要把市场先站稳了。
”
现在的人做生意大都喜欢跟风,他们馒头店的生意好怎么可能没有人注意到。
就在早前他们做闰月鱼的时候,镇上的馒头店也随后就跟着推出了。
这几个月他们试验出馒头的新花样,用不了多久,别家也跟着推了出来。
不过到底味道还是不一样的,所以对他们的影响还不大。
但是盼盼就曾听到村里人议论过,年后他们镇至少有两家准备做馒头生意。
以后的市场竞争肯定会更大,所以抢占先机很重要。
杨立东也明白这个道理,可想到自己答应要给媳妇去市里买房还是有些犹豫:“要不然我们先买房,明年下半年再考虑扩大规模,那时候再建厂也不晚。
”
“我们现在的生意都在村里,就是买了房暂时也没有办法去住,既然这样还不如先发展事业。
等到以后咱们的生意做大了,还愁买不到房子吗?但是现在市场就这么大,我们要是错失了机会以后再想做大就难了。
”
杨立东沉思了片刻:“好,都听媳妇的,等到明年建了厂,年底赚了钱咱们就去市里买一套地段最好的房子。
”
馒头店准备做大,杨立东也问起盼盼关于网店的规划。
这个盼盼也有了计划:“过完年,我也准备给网店的商品注册一个商标,还有现在网店的商品品种还有些少,明年我想添置些设备,加工些被子、枕芯之类。
床品的面料也要多添加一些种类,还有客服也要再招聘一个。
”
两人商量后决定把馒头店从东院迁出去以后,东院的配房就留作盼盼网店的加工车间。
至于食品厂的选址还是在村里找地方,毕竟这样租金要低一些。
明年的事情规划好了,他们就开始迎接新年的到来。
年三十的年夜饭,他们照例是和大爷一家一起过的。
年货大娘准备的很是充足,炸好的丸子、耦合、酥肉一筐筐的摆在那里,看着就让人垂涎。
冰箱里的菜也是塞的满满的,肉类、海鲜分量十足。
大娘在厨房准备饭菜,他们两对小夫妻就在那里包饺子。
小燕的儿子壮壮这会正被爷爷扶着学走路,杨爱民则是陪着杨老太坐在沙发上看戏曲晚会,一屋子满是温馨。
年夜饭摆上了桌,电视节目也终于从咿咿呀呀的戏曲换成了春晚。
听了一晚上的传统戏曲,盼盼只觉得今年的春晚无比的热闹有趣。
热热闹闹的吃过了年夜饭,大娘又开始准备凌晨的供品。
他们这里的习俗是凌晨零点的时候上供拜祭祖先,这些一般都是当家人的事情。
他们家这一支不是长房,家族也没有祠堂什么的,所以也没有那么繁琐。
供品都是大娘和大爷亲手准备的,这个别人不能插手。
五色的蔬菜、五种点心、五种水果最后还要放上五个点了红点的圆馒头。
供桌就摆在院子中间,零点一到,大爷首先点上两注香,然后带着一家人在供桌前跪下磕头。
这种仪式家族中没有结婚的女孩是不能参与的,所以这也是盼盼第一次见到这个场面。
盼盼和杨立东跪在最后面和大家一起拜祭,虽说盼盼心里对这些古老的仪式有些不太适应,可也知道身处这个环境也不能另类,只能跟着遵守。
祭拜完祖先之后,又给家里的长辈拜了年,都已经结婚成家了自然也没有红包好拿。
只有壮壮,睡醒一觉的小家伙,精神头十足,被爸爸抱着,拱手作揖的给每个人都拜年。
可爱的样子惹得大家都跟着大笑,同时也收获了一沓子红包。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