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一筐鸡蛋与三丈麦苗(4/5)
依旧微弱得可怜,运转起来也断断续续,远不如图谱上描述的“周天运转,生生不息”,但这确凿无疑的进步,如同在无边的黑暗中点亮了一盏微弱的灯!
接下来的几天,赤霞村彻底陷入了“仙缘狂热”。
家家户户都在谈论升仙大会,都在期盼自家孩子能一步登天。
平日里死气沉沉的村子,竟也显出几分病态的“生机”。
唯有张阿牛,像个异类。
他白天依旧准时牵着大角出门,但不再找犄角旮旮练他那笨拙的“蛤蟆功”。
他把牛赶到远离人群、靠近山谷的僻静坡地,让大角自己啃食那些枯黄但尚存一丝水分的草根。
而他,则找一块相对平坦的石头坐下,闭上眼,如同老僧入定般,一遍又一遍,极其耐心地重复着那缓慢的呼吸,努力捕捉、引导那丝丝缕缕的清凉气息。
有了那晚成功的体验,加上心态的转变,他的进展虽然缓慢,却比之前顺畅了太多。
那清凉的气息,虽然依旧微弱,但在他有意识的引导下,已能断断续续地在体内流转一小段距离,最终沉入小腹下方那个图谱上标注为“丹田”的位置。
每一次气息沉入丹田,都像干涸的沙地渗入一滴甘泉,带来一种难以言喻的温暖和充盈感。
阿牛不知道这“长春功”到底算什么层次,但他能清晰地感觉到身体的变化。
最明显的是精力!以前放一天牛,晚上累得倒头就睡。
现在,修炼之后,虽然身体也会疲惫,但精神却出奇的好,仿佛睡足了觉。
而且,他发现自己对干渴的忍耐力似乎也增强了一点?虽然依旧渴,但那种喉咙冒烟、头晕眼花的感觉减轻了许多。
这天午后,阿牛刚结束一轮修炼,引导着那丝微弱的气息沉入丹田,感觉小腹处暖洋洋的,十分舒服。
他睁开眼,满足地伸了个懒腰,骨头节发出轻微的噼啪声。
“大角,走,回家!”他招呼着老黄牛。
刚牵着大角走到自家田埂附近,阿牛就觉得有点不对劲。
田埂上,竟然又围着几个人!而且,比上次王秀娥来的时候,人更多了!
为首的,正是穿着崭新铜钱纹锦缎袍子、腆着个大肚子的王老财!他手里拄着根油光水滑的紫檀木拐杖,一张胖脸上堆着假笑,小眼睛里却闪烁着精明的光。
他旁边站着打扮得花枝招展、一脸不耐烦的王秀娥。
后面还跟着两个膀大腰圆、穿着崭新短褂、抱着膀子的家丁,一看就是练家子。
王老财的目光,正死死地盯着阿牛家那块田!不,准确地说,是死死盯着田里靠近田埂的那一小块地方!
阿牛顺着他的目光一看,脑袋“嗡”的一声!
几天前还只是几株根部冒出一点点嫩绿的麦苗,此刻……此刻竟然已经长到了半尺来高!叶片翠绿欲滴,在周围大片大片枯死的焦黄麦茬映衬下,绿得扎眼!绿得生机勃勃!绿得……简直不像凡间之物!
完了!这下彻底完了!阿牛心里哀嚎一声,恨不得给自己两个嘴巴子!光顾着修炼,忘了这茬了!这“长春功”的效果,也太吓人了点!
“张阿牛!”王老财那肥腻的声音响起,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过来!”
阿牛头皮发麻,硬着头皮,牵着大角,磨磨蹭蹭地走过去。
“王……王老爷。
”他低着头,声音小的像蚊子哼哼。
“抬起头来!”王老财用拐杖顿了一下地,发出沉闷的响声。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阿牛只得抬起头,目光躲闪。
王老财那双小眼睛,如同探照灯一样在他脸上、身上扫视,最后落在他空空如也的双手上(陶罐自然又被深埋了),皮笑肉不笑地道:“阿牛啊,几日不见,你这田里的‘湿泥’,效果可真是立竿见影啊?秀娥送你的鸡蛋,可还够吃?”
“够……够吃……”阿牛干巴巴地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