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韬光砺刃(4月26日 - 5月1日)(2/5)
单位。
“同志们!苏军虽然暂时退却,但他们的装甲部队依然对我们构成巨大威胁!我们必须变得更强,才能在未来的战斗中取得胜利!”汉斯的声音通过扩音器,响彻整个基地。
士兵们身姿挺拔,齐声高呼:“为了胜利!”
参谋部迅速行动起来,制定详细的实施计划。
“团长,根据计算,消耗8万积分可以兑换100具‘铁拳’反坦克火箭筒,这些武器将极大提升我们对敌军坦克的打击能力;另外,用5万积分能够建造一座模拟训练场,用于实战化训练;同时,建议抽调各部队的精锐,组建一支200人的特种作战单位,专门执行敌后破坏、情报收集等高危任务。
”参谋长一边汇报,一边在全息沙盘上展示相关方案。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汉斯点头认可:“立即执行!训练和装备,缺一不可!”随着命令下达,积分快速消耗,一辆辆满载“铁拳”反坦克火箭筒的卡车驶入基地,技术兵们随即开始为士兵们进行操作培训。
他们详细讲解火箭筒的构造、发射原理、使用技巧以及安全注意事项,强调发射后必须迅速转移位置,避免被敌军反击。
士兵们围聚在一起,认真听讲,不时提出问题,眼神中充满对新装备的期待。
在新建的模拟训练场上,一场激烈的反坦克演练正在进行。
模拟的苏军坦克模型缓缓驶来,扬起阵阵尘土。
德军士兵们分成小组,利用地形和掩体,灵活地移动、隐蔽。
“准备!发射!”随着指挥官的一声令下,一名士兵猛地探出身子,瞄准目标,扣动扳机。
“轰”的一声巨响,火箭弹拖着尾焰飞向坦克模型,准确命中目标,模型瞬间被“摧毁”,冒出滚滚浓烟。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演练都如此顺利。
在另一个小组的演练中,由于士兵操作失误,火箭弹偏离目标,射向一旁的空地上。
汉斯眉头紧皱,立即召集指挥官和士兵们进行总结:“我们面对的是真正的敌人,每一次失误都可能带来致命的后果!必须反复练习,熟练掌握新装备!”
就在这时,一名下士举手提出了自己的想法:“长官,我认为可以采用双发‘铁拳’连续射击的战术。
第一发火箭弹先破坏坦克的履带,使其失去机动能力,第二发再集中攻击坦克的薄弱部位,这样能大大提高命中率和摧毁效果。
”汉斯眼前一亮,立即安排该下士进行演示。
果然,在模拟演练中,双发连续射击战术成功“击毁”了目标。
汉斯大喜,当场决定将此战术推广全军,并奖励该下士积分500,以表彰他的创新精神。
在特种作战单位的选拔场地,气氛紧张而激烈。
候选者们需要通过雪地越野、敌后侦察、徒手格斗等多项严苛考核。
雪地越野中,他们背着沉重的装备,在厚厚的积雪中奋力奔跑,汗水湿透了衣衫,很快又被寒风冻结成冰;敌后侦察考核里,他们要在规定时间内,悄无声息地接近模拟敌军营地,获取关键情报并安全返回;徒手格斗环节,候选者们两两对决,拳脚相向,展现出高超的格斗技巧和顽强的意志。
装备升级方面,军工车间内机器轰鸣。
利用缴获的苏军装甲材料样本,科研小组通过逆向工程,成功仿制出部分合金配方。
技术工人们将这些合金应用到坦克制造中,经过测试,新生产的坦克防御能力提升了20%。
系统为此奖励积分4000,并提示可进一步优化生产工艺以降低成本。
这一成果让汉斯信心大增,他下令加大生产力度,争取让更多的坦克换上新型装甲。
边境方向,巡逻队同样传来捷报。
在罗马尼亚边境,他们与当地抵抗组织取得联系,并在其配合下,里应外合,成功占领了一座苏军物资中转站。
站内储存着大量的燃油、轮胎和通讯器材,这些物资对于德军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
系统提示:【占领敌军中转站,获得积分6000】。
更重要的是,巡逻队还截获了苏军新研发的坦克装甲材料样本,这一意外收获让汉斯兴奋不已,他立即下令组建专门的科研小组,对样本进行深入分析研究。
当日结束时,夕阳的余晖洒在训练场上,士兵们虽然疲惫不堪,但眼神中却充满了斗志。
系统显示:【当前积分:60.0万,麾下兵力:人(新增特种作战单位200人),控制区域:273平方公里】。
参谋部总结:自然增长8.64万积分+区域加成273积分,总消耗22万积分,净增-13.0567万积分。
这一天,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