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生活不易(2/3)
既可以浇地,又可以赚钱。
赵士程随意道:“虽有此意,但我毕竟于水利不熟,此事牵连甚广,便搁置了。
”
宗泽不由得摸起了胡须,矜持道:“小公子何须舍近求远,绍圣二年,知府吕惠卿便让吾主持御河修建,次年河成,这水利之事,老夫不才,还是略知一二矣。
”
赵士程不由笑道:“知州所学渊博,只是您想修坝,我这一时半会,却是拿不出钱了。
”
其实修筑水利,是可以由知州直接征发民夫,然后让人们自带干粮过来服劳役,但宗泽一般不会随意用这种办法,因为动用役法,在大宋的扰民工程里也是最扰民的一种。
宗泽不由得微笑道:“托小公子的福,今年密州在如数上交京东路转运司财赋后,尚且有些余钱,修个河堤,还是不难。
”
当然,更重要的是,卢水只是潍水的源头支流,实在算不上大河,便是修堤,也不是大工程,一个月就能处理的了。
“这倒是奇了,京东路转运司就没有来你这发财吗?”赵士程调侃这老头。
自那梁子美带头搜刮治下购买北珠送给陛下而升官后,如今各路转运史无不效仿,宗泽手里的钱,完全就是肥肉一块啊。
“正是如此,所以才要在转运司前来征收时,及时用掉啊。
”宗泽淡定答道。
于是一老一小对视一眼,都忍不住笑了起来。
很快,在宗泽的支持下,韩七将这些铠甲录入武库,它们在做上标记后,会被分发给新镇的乡军。
宗泽还专门给七里坡的炼铁铺子批了监作之权——大宋承平百年,各地的将作院早就腐朽不堪,武器废弛,找院外工匠做事已经是正常现象,只要不私藏,就不是什么大事。
做完行政工作的韩七就要带着几车铠甲离开,走之前,他对赵小公子感激得无以言表,再三表示一定不负所托,有他在,没有匪类可以踏上新镇一步。
而对种彦崇,韩七更是亲自去买了一只羊,请他喝酒吃肉。
酒过三巡,韩七感慨道:“九十二套铁甲啊,我这辈子,就没这么富过!”
就算是在西军里,全甲的将士,那都是精锐中的精锐了。
种彦崇则有些叹息:“唉,再过半月,我就要回西军,这些铠甲,本该是我的。
”
以他家世,带一只千人军队,是绝对没问题的。
韩七原本感激的表情瞬间僵在脸上,他平静地放下酒杯,神色戒备:“公子啊,你这是,什么意思?”
种彦崇轻咳一声,有些不好意思地道:“这禁军每年都可以从乡军中挑选补充强健军卒,要不然,明年,我就从你这挑拣一些,如何?”
各地的军械都是由各地军械监负责,他没办法直接从密州调走军备,但这办法都是人想出来的嘛,不能直接调走军备,那就兵丁和军备一起调走,这不就合情合理了么?
韩七深深地看了他一眼,敬了他一杯酒,认真而严肃道:“种公子,吾已经任了乡军都头,上边是宗知州与山水姑娘,还请您自重。
”
种彦崇当然不会放弃,立刻道:“放心,以后你在赵公子身边,好东西绝对不会少,你过上一年半载就知道了,你帮我,我以后还可以从西北给你调些能战的良卒过来。
”
韩七不为所动:“然后换上武备,再被您征走,对么?”
种彦崇一滞,有些悻悻然:“也对,我找你做什么,等回头,有你求我的一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