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2/5)
压低声音,朝厨房努了努嘴,像是怕女婿听到她们在背后的议论,“说青青喜欢阳光好的房间,这套西北朝向的怕冬天冷,要不再看看。
我立刻就给他摁住了,我说等你看了别处再回来,连地库都没有了!”
谢晓丹哈哈大笑,这已经是不知第几次从小姨口中听到这段故事,但每次听到这里,她都还是会由衷地被小姨的快乐所感染。
小姨指指窗户:“这不现在太阳照得挺暖和的嘛!北京不像我们四川,只要楼层高,朝哪儿都不耽误晒太阳!”
“这房子现在也涨了吧?”谢晓丹适时地抛出这个问题,保证这一餐饭都能在快乐的气氛中进行。
“涨?你得问涨了多少!当时我们买的时候是一万二,我昨天去楼下的中介问,他们说现在两万五都找不到房源!北边的二期已经开始排号了,据说开盘三万起,还得两年后才交房,交通也没咱一期方便,所以啊,未来还得接着涨!”小姨的眉毛都在笑,她看女儿还没有对自己的英明决策彻底臣服,决定吊打她年轻的骄傲一回,“青青,你不学金融的嘛,你给算算咱这套房,两年回报有多高?是不是比你在银行里存着高!”
陈青自知老妈说得有道理,可又向来不服软,只能哭笑不得地打岔:“妈,涨了多少你不卖,还不都是浮云啊!”
“那谁知道呢,兴许有卖的一天呢!那时候田蓉就常跟我说,钱存在银行里十年后看,就是废纸一堆;钱存在房子里,不仅能解决自己住的问题,十年后能生出几套房!”
“哎姐,你那同学是职业炒房的吗?我妈已经完全被她洗脑了,现在绝对是她的铁粉。
”陈青饶有兴趣地转头问谢晓丹。
“嗨,她也就是撞上了。
我们在学校的时候,话都说不利索,毕业以后工作换了好几份,都干不好,倒是在一个二手房中介打工的时候,发现了买房子的机会,所以人家下手早啊,06年就买了3套房,后来今天买明天卖,来回折腾,越折腾越大了。
天津、苏州、杭州,反正是有点钱就买房,从一线城市倒腾到二三线城市了,现在肯定赚了不老少。
”
去厨房取碗筷的小姨,一听到说起了自己的“偶像”,立马拉大嗓门朝客厅补充道:“田蓉现在跟咱们不一样了,人家现在不是买一套房两套房的问题,他们那些人在一起啊,一买都是一栋楼啊!”
“你跟她那么熟,当年怎么没想跟着她买房啊?”陈青对母亲远距离的啧叹不感兴趣,接着跟表姐聊天。
谢晓丹愣了愣,她从来没从这个角度想过问题:“我?我中间有几次机会没把握住,现在想买也买不起了啊。
咳,我跟你们不一样,要考虑家庭,考虑孩子。
我现在一个人吃饱全家不饿,也就没那么迫切地要买房。
”
话虽这么说,谢晓丹心里还是有些凄凉。
眼看着快要三十二了,没有男人,没有钱,也没有房子。
自己曾经唯一的骄傲——国贸的工作,也到了瓶颈期。
看着所里新来的小律师、小助理,谢晓丹似乎能看到十年前的自己:他们由外而内地重塑着自我,偷偷换下了廉价的皮鞋、假冒的名牌;各地口音集中矫正,都变成中英夹杂的CBD范儿;学会了喝红酒,抽雪茄,打高尔夫;也摸透了各大机场的餐厅休息室礼品店……十年后,等他们已经是CBD中的精英、代表、中流砥柱,那一刻,内心的重塑才会慢慢袭来:我到底是谁?自何处来?该往何处去?
“对了,姐,下周末你有时间吗?高畅他们公司有个新产品要上线了,弄了个发布会,你没事也一起来捧个场呗,应该挺好玩的。
”陈青的话阻断了谢晓丹上一秒的抽离。
“好啊,周末我一般都没事,没问题。
不过高畅,说实话,”谢晓丹的眼神追着高畅忙里忙外的身影问,“我一直都搞不懂你们这个什么AI啊,人工智能啊,到底是干什么的,能给姐科普一下吗?”
放下饺子的高畅给谢晓丹斟满啤酒,兴致盎然地回答:“其实很简单,你可以把它理解成机器人,但是呢,并不一定有传统机器人的外形,它是一种技术,可以通过一系列的程序设定,在一定程度上代替人的工作,应用场景很多,各行各业都有。
下周我们要发布的产品是个Mini家庭机器人,技术不复杂,但是很好玩,主要功能就是代替父母陪伴儿童,可以给孩子讲故事、教英文、哄睡、叫醒,甚至聊天都可以,爸妈还可以远程视频监控,远程操作。
”
“机器人会哄孩子睡觉!怎么个哄法?”小姨更觉得抽象了,也伸过脖子问。
“妈,给您看看我们拍的宣传片就明白了。
”高畅一说到自己的专业就兴奋,起身去沙发上拿来iPad给岳母展示。
屏幕上,一个约莫五六岁的大眼睛小女孩,扎着两根羊角辫,趴在沙发上和一个鸡蛋壳一般的银灰色小机器人聊天;过一会儿又在书桌前拿着笔跟它一起念英语;天黑了,小女孩抱着小机器人在床上睡着了,那个金属蛋壳蓝光一灭,悠悠地说了句“宝贝,晚安”。
这时房门被轻轻地推开了,年轻的妈妈从门缝里看了看,心满意足地退出去了。
小姨戴上老花镜,认真地看完了三分钟的广告片,皱着眉头问道:“这是啥意思?机器人以后可以代替父母养孩子了?爹妈都不用管了?”
高畅哈哈笑起来:“那倒还没那么先进,目前这一代的产品只是起到一个辅助作用,未来等到收集的样本数据足够多,就可以和孩子有更深度的交流,那时候应该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
小姨似懂非懂地看着他,试图挤出一个赞赏的笑容,眉头却皱得更紧了:“哎呀,现在这技术真是,那啥啊,”她搜肠刮肚地想找一个词,最终还是用那啥代替了,“不过,我咋看这个小姑娘有点可怜呢,爹妈上班都忙,也没个兄弟姐妹,只能跟个小机器人玩了。
可是,机器人没有感情啊,怎么能代替父母呢,整天抱着这么个铁疙瘩睡觉,将来长大会不会得自闭症啊?”
“妈,你这什么理论啊!”陈青不爱听,“高畅他们团队研发了快两年,克服了多少技术上管理上的困难,好不容易钱也融到了,产品也要上线了,你这不是当头泼冷水吗?!”
“哦哦,高科技的事儿我不懂啊,我瞎说的,高畅你别往心里去……”小姨讪讪地笑,“我是说带孩子的事儿,咳,想到哪就说到哪儿,你们毕竟还年轻嘛,有些感情啊,真得等你们当了爹妈的时候才能明白。
你说是不是,小家伙!”小姨弯下腰,对着陈青的肚皮提高了声音,脸上又洋溢起幸福的光辉。
在一旁的谢晓丹不敢轻易点评,她既不懂技术,也不懂融资,不懂创业,更不懂为人父母的情感,这个世界,她不懂的还有太多太多。
不过眼下看来,似乎也没什么人真的懂这个光怪陆离的世界。
一周后,谢晓丹根据陈青发来的微信位置,按图索骥,很容易找到了位于中关村的展览中心,科技的确在改变生活。
会场很大,能坐下两三百人,请来的礼宾服务并不是很专业,小腹微凸的陈青穿着黑色长裙忙前忙后。
原以为高畅他们这家估值数亿元的创业公司有很大规模,其实里里外外也就三十来人,遇到这样的大型活动,家属都得齐上阵。
会场里有点闷,怀孕的陈青忙活了一会儿便觉得胸闷气短,谢晓丹扶她坐下,挂上妹妹的工作牌,接着陈青的活儿干起来。
这可是谢晓丹的专长,各种各样的讲座、论坛、会议,她少说也组织过数十场,且都比今天这个规格高,流程复杂。
没一会儿工夫,晓丹已经把十来个礼仪小姐安排得有条不紊,现场环境渐入佳境。
“你好,小姐,请问Daniel到了吗?”一个身穿黑色修身西装,系着韩版窄领带的年轻男人拦住了谢晓丹的去路。
“抱歉,Daniel是谁?”谢晓丹看看走路带风的男子,反问道。
“哦,高畅,高总,我是他的朋友,他请我过来的。
”小伙子晃了晃手中的VIP胸卡。
“您好,高总正在后台准备演讲稿,发布会马上要开始了,您有什么特别着急的事吗?或者我先带您去座位,您的座位号是?”谢晓丹礼貌又专业地回答。
还没等小伙子开口,在嘉宾席坐着休息的陈青招手迎了过来:“哎呀,大忙人你来啦,高畅还说你今天不一定有时间呢。
”
“我从机场赶过来的,本来晚上还要在上海跟一个朋友吃饭,都推掉了,这么重要的时刻,兄弟我必须要给力啊!哎,陈青,这位女神是你们公司新请的CMO吗?也不引见下。
”男生眼含秋波地冲谢晓丹挑挑眉毛。
“啊?哈哈!”陈青左手撑在腰后笑起来,“这样的CMO上哪里去请啊,这是我表姐谢晓丹,今天来给我帮忙的!姐,这位是高畅他们兄弟公司的CEO蔺达,创业明星,身家据说好几亿了吧,也是高畅的老朋友,我们在美国就认识啦。
”
所谓兄弟公司,就是同一个投资人投资的创业公司,创始人之间抱团取暖、资源共享、互称兄弟。
原来高畅公司天使轮的投资机构,正是蔺达公司A轮的投资机构,说起来当年蔺达还有引荐之功,两个人又是老相识,因此格外投缘。
“得啦,你别调侃我啦。
失敬失敬!原来是神仙姐姐啊!陈青你们家基因好强大,净出高品质美女。
”蔺达神采奕奕地伸出右手,“你好,丹姐,很荣幸,你叫我蔺达也行,叫我darling我就更开心了,呵呵,刚才偷偷观察你半天了,相当专业,不知是在哪里高就?”
这样幽默活泼、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