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1/5)
一
韩山东从王记鱼锅饼子店后院门进去时,老街上的夜已经走到了后半夜,
韩山东蹑手蹑脚地进屋,他掀开门帘朝里张望,窗帘没有拉上,月光洒在炕上,炕上空空地不见人影。
韩山东慢慢地朝前挪着步,突然脚下一绊。
地上,居然躺着两个人!
韩山东摸出火镰打火,豆大的火光中,是脸色乌黑的夏家河和江桂芬。
韩山东把手放在夏家河的鼻子下,还有气息。
韩山东舀了一大瓢水,往夏家河嘴里灌,夏家河没有反应,韩山东扶起夏家河,拍打着他的后背,夏家河突然轻咳了一声,水从嘴里流出,韩山东一喜,加重了拍打,夏家河剧烈地咳嗽、呕吐起来。
“你先吐着……”韩山东回身又去扶起江桂芬。
一番折腾之后,夏家河和江桂芬总算好过来了。
夏家河和韩山东接上了关系,他还向韩山东介绍了江桂芬,说她上学的时候就积极向我党靠拢,是一位爱国青年。
韩山东告诉夏家河,花园口的党组织遭到敌人破坏,大连的党组织根本不知道。
“我到饼子店和你接头,才发觉唐全礼不对劲儿,他用的是已经废止的接头暗号。
可是哈尔滨方面只知道我们这一个交通站,所以,我只能冒险在那里等着你。
可惜,第二天你没出现。
”
“我去了。
”
“去了?”韩山东仿佛没有听清,问道。
“可惜,遇到了点……状况。
等我再去的时候,已经过了接头时间。
所以第三天才又去了,可我一进门,就发现苗头不对,想跑已经来不及了。
幸亏最后一天你没去。
”
“其实我也差点被敌人抓了去,碰巧我的怀表坏了,去晚了。
”
夏家河苦笑一声,说:“这也算是因祸得福。
”
“你也是在饼子店发现唐全礼叛变了?”
“那倒没有。
被捕以后,唐全礼一再套问我的身份,这是极其反常的。
不过,我有一件事没弄明白,大花明明使钱救的是唐全礼,为什么他还是死了,我却活着出来了。
”
韩山东解释:“上级知道敌人突然要处决你,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吓唬了一下刘署长,他就服软了。
”
夏家河恍然大悟,虽说唐全礼是叛徒,死有余辜,可是如此这般的死和活,让自己对王大花心存愧疚。
夏家河甚至理解了王大花给自己下毒的举动。
不过,此时的韩山东考虑更多的是电台:“没有电台,大连的党组织就是聋子、瞎子。
前两次,送电台的同志都牺牲了,大姑娘指示,这次一定不能再出问题,现在我的任务就是把你安全带到大连。
”
“大姑娘?这名字有意思,到大连之后,我能见到她吗?
“看看吧,这个我说了不算。
”
“可是没有电台,我去了也是白搭。
”夏家河想到了电台。
“电台呢?”韩山东追问。
“王大花拿走了。
我们得设法找到她,拿回电台。
”
“她能把电台拿到哪?”韩山东装上一锅烟,点上,开始抽了起来,烟锅在黑暗中明明灭灭,火光把他的脸也映照得忽明忽暗。
“王大花以为自己杀了人,应该不会留在花园口,她应该去了大连。
”夏家河说。
“去大连?”
“对,家里出了这么大的事,她一定会躲出去,躲得越远越好,王大花在外地没有什么亲戚,只有一个三妹在大连,她一定是投奔这个妹妹去了。
”
韩山东点头:“那我们现在就去火车站堵她,明早六点半才有去大连的火车,来得及。
去晚了,电台别叫敌人搜了去。
”
夏家河跟在后面,看到驴棚,夏家河想到了什么,说:“不对,她不会去坐火车。
”
“为什么?”
“驴没了。
”夏家河指了指驴棚。
“那她兴许把驴卖了,或者送人了……”
“家里值点钱的东西都不在了,只能拿驴当脚力。
”
“那她就是走山路去大连了。
城子疃的吊桥河是满洲国和关东州的界河,那里的盘查最厉害。
”
夏家河着急:“那得赶快联系上级,一定要在半路截住王大花,拿到电台!”
“这没有问题,我马上去打电话!”韩山东说着,转身欲走。
“等等!”夏家河叫住他,说,“无论如何,要想办法保证王大花和她孩子的安全。
”
“行,我知道了。
”
夏家河、江桂芬和韩山东三人出了院子,夏家河问韩山东:“你在大连干什么?”
“正经营生是开电车,有空了,去碰碰海,补贴点家用,也能解决一些活动经费。
”韩山东苦笑。
夏家河想了想,说:“到大连后,我和小江先住旅馆,回头你帮我们租个房子,最好是临街的房,我想开个牙科诊所,也好有个身份。
”
“没想到,你还是牙科大夫。
”韩山东重新打量了一回夏家河,眼神里带着钦佩。
夏家河跟江桂芬嘀咕了几句什么,江桂芬掏出几张纸币给了夏家河。
夏家河递给韩山东,说:“把怀表修一修,别再耽误事儿了。
”韩山东推脱着死活不要,夏家河把钱硬塞进韩山东兜里。
二
王大花实在走不动了,毕竟她是个女人,一路上忍饥挨饿,不但体力跟不上,还有的就是一路上的担惊受怕。
天早就黑了,她却一直走着,白天赶路太招眼,一有个风吹草动,她就拖着钢蛋藏到路边,犹如惊弓之鸟。
借着月光赶路,虽然山路上不大清晰,却让她踏实了不少,山谷里只有王大花拖沓的脚步和驴蹄子敲击土路的声响。
后半夜,山涧里开始返潮了,湿漉漉的潮气夹杂着冷飕飕的秋风,从四面八方吹来,把王大花原本被汗水浸透后变得黏糊糊的衣服弄得发硬,贴在身上,越发地凉。
王大花牵着毛驴,领着钢蛋,困乏不已,她再也走不动了。
她想找个避风的地方和钢蛋一起先安顿一下,王大花抬头四望,看见不远处的山坡上,有一间不大的破庙。
王大花拖着驴,领着钢蛋来到了庙前,她把驴拴在庙门口的一棵老树上,故意把绳子拴长了一些,好让牲口能多吃几口周边的草。
然后把钢蛋从毛驴上抱下来,背在身上。
王大花推开庙门,旧庙显然荒落了很久,到处织结着蛛网。
王大花找了处平整的地方,从包里取出几件衣裳,垫在地上,把钢蛋安置好。
王大花睡得很浅,尽管很累,但是她的神经绷得紧紧的,迷迷糊糊中,王大花听到外面的毛驴突然叫了起来,王大花睁开眼,就看到有人推开了庙门。
王大花立即起身,一个黑影摸摸索索地进来了。
王大花的手在黑暗中摸索到了一块石头,这才叫道:“谁?”
“哟,住上人了。
”黑影吃惊不少,听声音岁数不大。
黑影说:“我是个走街串巷的货郎,想歇个脚。
”
“货郎?咋连个挑子也没有?”王大花疑惑。
“在门口哪。
”货郎指指外面,就出去了。
少顷,货郎挑着担子进来,挑子架上,果然插了些小杂货。
货郎看了眼睡着的钢蛋,说,“还带着个孩子,这是去哪儿呀?”
王大花没回答。
“这世道不安宁,你们娘俩出门可得当心点。
”指指外面,“驴不错,一看就是好脚力。
”
王大花一直警觉地盯着货郎。
借着月光,王大花看出货郎的岁数确实不大,应该也就二十出头。
“你们娘俩睡这头,我睡那面,打个盹,一会儿该天亮了。
”过去,将挑子放到一旁。
收拾了个地方,铺着干草。
王大花死死地盯着货郎。
“这方圆十里地,也没个村子,真是不方便。
”货郎扭头看着毛驴旁边的东西,又道,“东西不少呀,还有被褥,这赶上搬家了……”
“串亲戚。
”大花说了一句。
“听大姐的口音,像是花园口的?”
“你咋知道?”
“整天在乡下转,你一张嘴,我就能猜个八九不离十。
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