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崔老道捉妖(中)(2/5)
这时候更没有人,急得铁柱子蹲在房檐底下直掉眼泪。
这时,打对面走过来一个学生。
那会儿学生都是洋派,出门穿学生服,头上戴学生帽,打着雨伞在街上过。
铁柱子一看好容易有个人了,赶紧抹去泪水,上前求那学生:“您行行好坐我这车吧,我爹快不行了,我想凑俩钱给他预备些供奉,让他走在黄泉路上不至于挨饿。
”
那学生一听这情况,心里十分同情,但学生是不坐这种车的。
您看拉洋车的什么时候拉过穿学生服的人,他身上也没带钱。
可看着铁柱子一个血气方刚的大小伙子,戳在这儿一把鼻涕一把眼泪的,连着雨水一个劲儿往下流,着实的可怜,实在不忍心扬长而去。
正好手上有一包点心是给家里老人带的,就直接给了铁柱子,说:“别的忙我帮不上,你把这个捎回去吧,算是我一点心意。
”
铁柱子感激涕零,谢过学生,裹好点心揣在怀里,不让大雨淋着,一路没停脚跑着回到家,他爹这会儿刚咽气。
铁柱子跪在床前大哭了一通,然后把那包点心交给崔老道:“道长您看这个行不行?”
崔老道打开油纸包儿一瞧,口水都快流下来了。
铁柱子没吃过没见过,不知道什么是好东西,崔老道可知道。
这是盛兰斋的点心“鹅油宫饼”,这个要不行就没有再行的了,穷老百姓哪见过这个,崔老道活这么大岁数也只吃过两回。
盛兰斋是嘉庆年间已有的点心铺,百年老字号。
以前崔老道的师爷,曾给盛兰斋点心铺看过风水,说这家铺子做买卖能发大财,但是不利人口。
因为这整个铺面开在斜街上,从前到后是个喇叭形,前头门脸像扇子面,又宽又大,位置也好,却是越往里走越窄,走到尽头只能站一个人。
按风水先生的说法,这叫嘴大嗓子眼小,吃得下咽不下,使劲儿咽得把人活活噎死。
到后来果应其言,盛兰斋点心铺掌柜家买卖做得很大,钱越赚越多,却经常死人,本来很大家子,到民国时候只剩下一脉单传。
在当时来说,盛兰斋的点心意味着品质,用的糖是有名的潮糖。
潮糖油性大,时间越长越黏,怎么放也不硬,什么时候拿出来都是软乎的,做出来的点心不会发干。
使用的香油全是自己磨的小磨香油,大油选用上好的板油。
当年有个荤油李,炼出来的大油为上等之品,盛兰斋点心铺专用荤油李的大油。
鸡蛋、面粉、果料无一不是真东西,诸如什么葡萄干、松子仁、红梅、青梅、桂花、芝麻之类,也是各有各的讲究,不用没来头的原料。
不单是点心有名,元宵、蜜饯也称一绝。
铁柱子吃棒子面长大的,能有个饱就不错,这辈子没见过细粮,他哪懂这个,一看崔老道说好,急忙取出一块鹅油宫饼,双手捧着送到老爷子嘴前,一边哭一边喊着:“爹啊!这是盛兰斋的点心,儿子我没本事,活着的时候没让您吃上过,走在黄泉路上垫一口,别饿着肚子投胎。
”只见挺尸在床上的老爷子突然动了,这嘴似张似不张,眼皮似睁似不睁,颤颤巍巍想够那块鹅油宫饼。
屋里除了铁柱子一家和崔老道,还有院里来帮忙的邻居,一看死人张了嘴以为诈尸了,全给吓坏了。
唯有崔老道看出那老头儿还没死绝,让这点心把那口气又吊回来了。
您说这人得馋到什么程度?
崔老道忙让铁柱子给老头儿喂点心,可不能直接给,拿过来咬上一大口,一准儿得噎死。
他告诉铁柱子拿勺把点心碾碎了,用热水就着一口一口地喂老爷子。
没想到这一块点心下肚,老头儿又睁开眼了,又连着送下几口去,眼睛竟然有了神采,嘴唇哆里哆嗦,似乎有话要说。
铁柱子一看,没想到老爷子临死之前我还能见上一面,这是有话要交代啊!赶忙抹了一把眼泪,将耳朵贴上去问:“爹呀,您想说什么?”老头儿吧嗒吧嗒嘴,吐出一句话来:“点心……还有吗?”大伙儿一听全乐了,这哪是死了,这是让馋虫又给勾回来了!
那么说,这老头儿真死了吗?其实没死,就是几天没吃饭身子太过虚弱,饿晕过去了。
要是再没东西吃,那就真死了。
如今闻见这点心的香味,再一吃这点心,又把这口气吊回来了。
如果说真死了,别说一块鹅油宫饼了,你吃灵丹妙药也救不回来。
不过这盛兰斋的点心能把这老头儿这口气给勾回来,也真是名不虚传。
不管怎么说人是活过来了,街坊邻居们转悲为喜。
铁柱子见老头儿缓了过来,不由得又惊又喜,非要去找那位学生,当面磕几个头谢谢人家救了他爹一命。
可他知道自己拙嘴笨舌,也不会说话不懂礼数,便求崔老道跟他一同前去。
崔老道心说:外头雨都下冒了烟儿,那个学生还会站在雨地里等你不成?你知道人家住哪儿吗?上哪儿找去啊?
可铁柱子刚刚经历了大悲大喜,非求他走一趟,直肠子一根儿筋,说死说活都得去。
崔老道也不好推辞,无奈只得跟铁柱子打家里出来,冒着大雨去找那个学生。
两人来到街上,找来找去找不着,也不可能找着,不知道人家姓什么叫什么,往哪儿去了家住何处,能找着那才叫见鬼了。
铁柱子这才死了心,不过再想回去可回不去了,持续不断的暴雨,使河水猛涨,堤坝崩决,开始发大水了。
2
民间流传这么个说法,“九河下梢天津卫,三道浮桥两座关,往南走是海光寺,往北走到北大关”。
总说天津卫地处九河下梢,实际上主要是五条河,分别是“子牙河、海河、永定河、大清河、北运河”,河道纵横交错,发起大水来可不是闹笑话。
1939年这场大洪水,是有史所载最大的一次,洪峰频繁,大水如同猛兽一般追逐四散奔逃的老百姓,城里城外一片汪洋。
天刚亮,雨就停了,这洪峰紧接着就过来了。
铁柱子看水不深,还想蹚着走回家。
崔老道见迎面横着一条线状的水头,远看像是一条白练,离这他和铁柱子站的地方越来越近,可也看不出水势大小,寻思是否先找个地方躲一躲,避过去再说。
突然在旁边的草丛中钻出一条大蛇,迅速爬上了路边一棵大树。
崔老道瞅个满眼,心中立时生出不祥之感。
蛇是有灵性的东西,位列五仙,能把蛇吓成这样,看来这场大水来得厉害。
他连忙拉着铁柱子也往树上爬,刚上树那大水就到跟前了,天阴如晦,浊浪翻滚,洪波卷着各种杂物滔滔而至,无非箱子、柜子、桌椅、板凳之类的,河面上还漂着不少被洪水吞没的浮尸,甚至牛羊骡马之类的大牲口也不在少数。
崔老道和铁柱子目睹了这场洪灾,趴在树上不住发抖,尤其是水里的那些浮尸,男男女女、老老少少什么样的都有,一个个肚子圆鼓鼓跟皮球似的,有的还大睁着双眼,随着浪头忽上忽下,从两个人的脚底下漂过。
城区的地势高低不同,有些地方水流刚没膝盖,有的地方则仅剩个屋顶,简陋一点的民宅已被冲得七零八落。
老百姓们纷纷逃到高处,也有很多人被困在屋顶树梢上下不来,只能干等着。
崔老道和铁柱子两人置身的那棵大树,周围有许多房屋,发觉闹大水的居民,背着老的抱着小的爬到屋顶,年轻力壮的手忙脚乱从家里往外搬东西。
人们说话相闻,但被洪水困住,谁都不能离开,就看那些落水之后还没淹死的人,身不由己地跟着浪头起伏漂流,在水中浮浮沉沉舍命挣扎,伸着两手想抓住房檐树梢,可水流太急,转眼就被大水卷走了。
有人被冲得一脑袋撞在树杈子上,水面上红流一闪,接下来便无影无踪了。
后来终于有几个人找来长杆,伸到洪水中将落水之人拖上房顶。
又过了一阵子,水势渐渐平缓下来,人们以为洪水很快就能退了,谁承想又下起了大雨。
众人三个一堆五个一群,分别聚在高处,全身上下都湿透了,在漫天大雨中没处躲没处藏,也动不了地方,忍饥挨饿、叫苦连天,却没有任何办法。
好不容易支撑到中午时分,城里的人组织小船过来救援,那些船有水警的小艇,也有河上的渔船。
崔老道和铁柱子趴在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