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龙陨荆襄.虎啸南天(2/3)
江陵城头。
刘备一身玄甲,按剑远眺。
经过数月经营,凭借蒋毅支援的雄厚物资和自身仁名,他已初步在江陵站稳脚跟。
城防加固,军容整肃,流民归附,市井渐复繁荣。
关羽、张飞分驻要隘,赵云的白毦兵巡弋城中,陈宫则与荆州本地贤士如马良、伊籍等周旋,化解蔡瑁、蒯越的明枪暗箭。
“主公,孙策……死了!”陈宫步履匆匆登上城楼,声音带着一丝难以置信的震撼,将一份染血的密报递给刘备。
刘备展开一看,瞳孔骤缩!江东小霸王,竟陨落于刺客之手?!
震惊过后,一股难以言喻的复杂情绪涌上心头。
他与孙策并无私仇,甚至对其勇烈有几分欣赏。
然孙策若在,以其强势,江东必是刘备图谋荆襄甚至北上的巨大障碍!如今孙策暴毙,其弟孙权年幼,江东必然陷入权力交接的动荡期……这无疑是天赐良机!但刘备心中,更多的是一种物伤其类的悲凉与对命运无常的敬畏。
“孙伯符……一代人杰,竟如此落幕。
”刘备长叹一声,将密报递给身旁的陈宫,“江东恐生变乱。
此于我固是良机,然……亦需谨防曹操趁虚而入。
”
陈宫点头:“正是!孙权年幼,周瑜、张昭等人辅政,内部必有一番博弈。
曹操在官渡虽胜袁绍,然元气亦伤,短期内无力大举南下。
此乃我荆襄喘息、积蓄之关键期!主公当广布仁义,深结荆州士民之心,更要……寻访贤才,以图大业!”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贤才……”刘备目光望向城下熙攘的人群和远处苍茫的荆山,“荆襄之地,人杰地灵。
公台可知,何处有卧龙凤雏,可安天下?”
陈宫沉吟道:“襄阳鹿门山,水镜先生司马徽门下,英才汇聚。
颍川徐元直(徐庶)曾言,其挚友诸葛孔明,有经天纬地之才,号‘卧龙’,隐居隆中。
此人……或可助主公成就大业!”(陈宫此时尚不知庞统号凤雏,且庞统已在交州)
刘备眼中精光一闪:“隆中……诸葛孔明!好!待江陵稍定,备当亲往隆中,三顾茅庐,请此大贤出山!”
孙策的死讯如同一块巨石投入深潭,在江陵城内外激起层层涟漪。
有人震惊,有人惋惜,更多的人,则看到了荆襄之地未来的变数与机遇。
刘备立于风口浪尖,一面加紧巩固江陵防务,安抚人心,一面将“寻访卧龙”之事,深深记在心头。
***
九真郡,安南都护府衙署。
孙策殒命的消息,通过徐庶掌控的飞鸽传书,以最快的速度送到了蒋毅案头。
“孙策……死了?”蒋毅放下密报,脸上并无太多意外,只有一丝冰冷的了然。
庞统前番“祸水东引”之计,大肆宣扬孙刘(表)结盟,并散布孙策欲攻交州的流言,早已在江东埋下了猜忌与仇恨的种子。
许贡门客的复仇,不过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庞统的谋略,再次展现了其洞悉人性、操控时局的恐怖能力。
堂下,庞统抚掌而笑,小眼睛眯成一条缝:“天助我也!孙策一死,江东群龙无首,自顾不暇,至少一年之内,无力南顾!此乃我交州彻底掌控交趾全境的天赐良机!”
徐庶补充道:“士燮老迈昏聩,其子弟(士壹、士?等)庸碌无为,仅赖其弟士武(交趾太守)及旧部桓邻、张津等支撑。
我交州钢谷盐田之利,九真、日南之富庶,早已令其治下官吏百姓心向都护府!只待一个名正言顺的契机!”
蒋毅起身,走到巨大的交州舆图前,手指从九真、日南,缓缓移向代表交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