予读梁元帝《风人辞》云:“城头网雀,楼罗人着。
”则知楼罗之言,起已多时。
一云:“城头网张雀,楼罗人会着。
” 世说曹著轻薄才,长于题目人。
常目一达官为热钅敖上猢狲,其实旧语也。
《
姚元之长大行急,谓之趁蛇鹳鹊。
侍御史王旭短而黑丑,谓之烟薰水蛇。
杨仲嗣躁率,谓之热钅敖上猢狲。
” 蜀石笋街,夏中大雨,往往得杂色小珠。
俗谓地当海眼,莫知其故。
蜀僧惠嶷曰:“前史说蜀少城饰以金璧珠翠,桓温恶其大侈,焚之,合在此。
今拾得小珠,时有孔者,得非是乎?”予开成初读《三国典略》,梁大同中骤雨,殿前有杂色珠。
梁武有喜色,虞寄因上《瑞雨颂》。
梁武谓其兄荔曰:“此颂清拔,卿之士龙也。
” 俗好剧语者云,昔有某氏,破产贳酒,少有醒时。
其友题其门阖云:“今日饮酒醉,明日饮酒醉。
”邻人读之不解,曰:“今日饮酒醉,是何等语?”于今青衿之子,无不记者,《谈薮》云:“北齐高祖常宴群臣,酒酣,各令歌。
武卫斛律丰乐歌曰:‘朝亦饮酒醉,暮亦饮酒醉。
日日饮酒醉,国计无取次。
’帝曰:‘丰乐不谄,是好人也。
’” 相传玄宗尝令左右提优人黄翻绰入池水中,复出,翻绰曰:“向见屈原笑臣:‘尔遭逢圣明,何尔至此?’”据《朝野佥载》,散乐高崔嵬善弄痴,大帝令没首水底,少顷,出而大笑,上问之,云:“臣见屈原,谓臣云:“我遇楚怀无道,汝何事亦来耶?””帝不觉惊起,赐物百段。
又《北齐书》,显祖无道,内外各怀怨毒。
曾有典御丞李集面谏,比帝甚于桀、纣。
帝令缚致水中,沉没久之,后令引出,谓曰:“我何如桀、纣?”集曰:“向来弥不及矣。
”如此数四,集对如初。
帝大笑曰:“天下有如此痴汉!方知龙逢、比干非是俊物。
”遂解放之。
盖事本起于此。
今人每睹栋宇巧丽,必强谓鲁般奇工也。
至两都寺中,亦往往托为鲁般所造,其不稽古如此。
据《朝野佥载》云:“鲁般者,肃州敦煌人,莫详年代,巧侔造化。
于凉州造浮图,作木鸢,每击楔三下,乘之以归。
无何,其妻有妊,父母诘之,妻具说其故。
父后伺得鸢,击楔十余下乘之,遂至吴会。
吴人以为妖,遂杀之。
般又为木鸢乘之,遂获父尸。
怨吴人杀其父,于肃州城南作一木仙人,举手指东南,吴地大旱三年。
卜曰般所为也,赍物具千数谢之,般为断一手,其日吴中大雨。
国初,土人尚祈祷其木仙。
六国时,公输般亦为木鸢以窥宋城。
” 俗说沙门杯渡入梁,武帝召之,方弈棋呼杀,阍者误听,杀之。
浮休子云:梁有?头师,高行神异,武帝敬之。
常令中使召至,陛奏?头师至,帝方棋,欲杀子一段,应声曰:“杀。
”中使人遽出斩之。
帝棋罢,命师入,中使曰:“向者陛下令杀,已法之矣。
师临死曰:‘我无罪。
前生为沙弥,误锄杀一蚓,帝时为蚓,今此报也。
’” 予门吏陆畅,江东人,语多差误,轻薄者多加诸以为剧语。
予为儿时,常听人说陆畅初娶童溪女,每旦,群婢捧?,以银奁盛藻豆,陆不识,辄沃水服之。
其友生问:“君为贵门女婿,几多乐事?”陆云:“贵门礼法甚有苦者,日俾予食辣?,殆不可过。
”近览《世说新书》云:“王敦初尚公主,如厕,见漆箱盛干枣,本以塞鼻,王谓厕上下果,食至尽。
既还,婢擎金漆盘贮水,琉璃碗进藻豆,因倒著水中,既饮之,群婢莫不掩口。
” 焦赣《易林·乾卦》云:“道涉多版,胡言迷蹇。
泽喑且聋,莫使道通。
”据梁元帝《易连山》,每卦引《归藏》斗图,立成委化。
《集林》及焦赣《易林·乾卦》卦辞与赣《易林》卦辞同,盖相传误也。
予别著郑涉好为查语,每云:“天公映冢,染豆削棘,不若致余富贵。
”至今以为奇语。
释氏《本行经》云:“自穿藏阿逻仙言,磨棘画羽为自然义。
”盖从此出也。
《续齐谐记》云:”许彦于绥安山行,遇一书生,年二十余,卧路侧,云足痛,求寄鹅笼中。
彦戏言许之,书生便入笼中。
笼亦不广,书生与双鹅并坐,负之不觉重。
至一树